人生良苦不自知,三折肱乃成良医。老夫年少不知此,请为甥也今言之。
平时颇喜诗有味,晚乃竟坐寒无衣。人言诗成本无用,小技止可持自怡。
一闻斯言寝不寐,尽欲弃去无孑遗。人皆见之唾不顾,汝乃掇拾归何为。
前年行都子访我,值我偶得南州麾。汝之老母我伯姊,何为弃养行相随。
极知饥寒子良苦,况乃窀穸归无期。翁今儿孙渐满屋,子六八女肩相差。
归囊羞涩止有此,世事乃尔真成痴。渭阳老将如病骥,肉瘦到骨那能肥。
枯萁成豆不足较,甥也幸有骅骝姿。
丈夫岂合长贫贱,慎勿琐细含酸悲。天寒霜劲路如掌,矫首一望秋风嘶。
送吴甥归秣陵。宋代。周紫芝。人生良苦不自知,三折肱乃成良医。老夫年少不知此,请为甥也今言之。平时颇喜诗有味,晚乃竟坐寒无衣。人言诗成本无用,小技止可持自怡。一闻斯言寝不寐,尽欲弃去无孑遗。人皆见之唾不顾,汝乃掇拾归何为。前年行都子访我,值我偶得南州麾。汝之老母我伯姊,何为弃养行相随。极知饥寒子良苦,况乃窀穸归无期。翁今儿孙渐满屋,子六八女肩相差。归囊羞涩止有此,世事乃尔真成痴。渭阳老将如病骥,肉瘦到骨那能肥。枯萁成豆不足较,甥也幸有骅骝姿。丈夫岂合长贫贱,慎勿琐细含酸悲。天寒霜劲路如掌,矫首一望秋风嘶。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周紫芝。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追赋鲍元茂南墅 其一。明代。唐桂芳。南州尽烽火,南墅尚亭台。野水随田合,山云碍石开。乾坤双转毂,岁月一深杯。俛仰浑如昨,无由化鹤来。
燕子矶兰若寻苍翁题字。唐代。全祖望。江东王气已全枯,岂有重兴赤伏符。半夜秋风出灵谷,千船军火窜焦湖。孤生逐日空三足,碧血沉渊尚一壶。此日弥甥辑遗事,可怜题字竟模糊。
女儿港。明代。龚敩。剩水残山自古今,美名何必直千金。防身未识姑嫜礼,择配那知父母心。眉黛眼波春思阔,野花山叶暮愁深。犹胜思妇高楼上,一曲离歌泪满襟。
作首尾三叠送朱则之还郴阳兼似诸同志 其三。明代。湛若水。掉臂安行更不疑,千秋遗叹未之思。即思仁在其中矣,不是他乡外至之。
次韵叔方先生兼简伯行敬初二首 其一。元代。沈右。忆昔陪二子,吟啸野亭中。风急江花白,霜晴木叶红。去留身若寄,陶写兴无穷。更喜陈夫子,幽寻讶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