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无多水,崎岖未舍船。
何时好霖雨,是处有通川。
坟垅看书卷,兴亡指道边。
苍芒半秋草,犹复较愚贤。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泛清河。宋代。苏辙。南北无多水,崎岖未舍船。何时好霖雨,是处有通川。坟垅看书卷,兴亡指道边。苍芒半秋草,犹复较愚贤。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可怜最是婵娟,遭时沦落如蓬梗。过庭续句,竟成谶语,何堪追者。
十色蛮笺,七弦筝柱,闲情自领。算爱才不少,骚人墨客,终莫慰、青楼恨。
水龙吟 其一 游薛涛井,寻桃花林,暮不得。清代。张慎仪。可怜最是婵娟,遭时沦落如蓬梗。过庭续句,竟成谶语,何堪追者。十色蛮笺,七弦筝柱,闲情自领。算爱才不少,骚人墨客,终莫慰、青楼恨。去锦城东差近。是太和、薛涛古井。五云深处,昌蒲一碧,萧萧摇暝。访古人来,登高凭吊,伤心薄幸。问桃林何在,年年杜鹃,只余悲哽。
赵州石桥。元代。郝经。轮囷太古绿玉月,半插水面不挂天。一矼一段数十丈,大业至今七百年。深衔密匝无罅隙,嵌磨妥帖坚且圆。仰视压面势飞动,劲欲拔起疑坠颠。鬼功神力古未有,地维欲绝还钩连。蛟龙辟易洚水伏,细纹参错如新镌。晴虹不散结元气,海牵缥缈缠飞烟。冲风倒景鲤背摇,金澜滉瀁青环偏。乾坤壮观全赵雄,几回笑杀秦人鞭。往来细读张相碑,直与北岳相轾轩。先君有诗不忍看,摩挲华表空泫然。
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二十二。近现代。王冷斋。遍野烟尘昼复昏,又看豕突与狼奔。汉旗方指刘家庙,敌骑先驰大井村。
遇道者。唐代。贯休。鹤骨松筋风貌殊,不言名姓绝荣枯。寻常藜杖九衢里,莫是商山一皓无。身带烟霞游汗漫,药兼神鬼在葫芦。只应张果支公辈,时复相逢醉海隅。
关中二首 其一。明代。韩邦靖。不得秦中信,今传关内兵。饥荒失抚御,盗贼遂纵横。渭北何由定,商南岂可行。不知今日将,谁是汉长城。
东游口占授小儿及诸生 其二。明代。吴与弼。一息犹存未敢閒,几车行李又江山。逐时旧典供朝夕,随地新诗赋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