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书目力耗,老怯灯光睡常早。
一阳来复夜正长,城上鼓声寒考考。
老僧劝我习禅定,跏趺正坐推不倒。
一心无著徐自静,六尘消尽何曾扫。
湛然已似须陀洹,久尔不负瞿昙老。
回看尘劳但微笑,欲度群迷先自了。
平生误与道士游,妄意交梨求火枣。
知有毗卢一迳通,信脚直前无别巧。
夜坐。宋代。苏辙。少年读书目力耗,老怯灯光睡常早。一阳来复夜正长,城上鼓声寒考考。老僧劝我习禅定,跏趺正坐推不倒。一心无著徐自静,六尘消尽何曾扫。湛然已似须陀洹,久尔不负瞿昙老。回看尘劳但微笑,欲度群迷先自了。平生误与道士游,妄意交梨求火枣。知有毗卢一迳通,信脚直前无别巧。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留别句中正学士。宋代。田锡。玉人欲归留不住,南山出云作朝雨。雨中却柅使车轮,主人重得延嘉宾。嘉宾有诗留别我,句句高奇字字新。新若新花凝宿露,高似秋天晓星布。奇於云起成峰峦,鲛人沾珠盈玉盘。浪大月照如金线,金线交加珠可贵。玦离环合间珠圆,风生玉步声珊珊。珍奇若此为重赐,斋沐焚香然后看。三复吟看既忘倦,命笔和来才思缓。桃李难酬琼玖珍,野老美芹聊贽献。与君俱是锦江人,今幸星轺来过陈。乡情交分忍轻别,少留可待早秋辰。秋光月华伴行色,步步随君归紫宸。
落星寺。宋代。王安石。崒云台殿起崔嵬,万里长江一酒杯。坐见山川吞日月,杳无车马送尘埃。雁飞云路声低过,客近天门梦易回。胜概唯诗可收拾,不才羞作等闲来。
过梅岭。明代。陈复。山捲虬龙势郁蟠,路高直入彩云端。松声轻杂泉声细,梅影疏笼月影寒。丞相亭台凌碧汉,梵王宫殿倚层峦。骑尘飞出雄关去,遥望中原眼界宽。
览古感时偶成十古律 其八。明代。王世贞。少日不知佞,老来宁贡谀。念君当尔尔,聊此布区区。廊庙既已圣,山林安自愚。忘机独鸥鸟,或可与之俱。
池阳阻风留十日。宋代。王十朋。舟楫何濡滞,秋深风未西。五旬从白帝,十日尚清溪。匈次泽吞楚,眼中山见齐。主人殊未厌,壶榼屡提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