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拾于川,搜捕于陆。
俯鞠妇子,仰荐昭穆。
闽乘其偷,载耒逐逐。
计无百年,谋止信宿。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宋代。苏辙。掇拾于川,搜捕于陆。俯鞠妇子,仰荐昭穆。闽乘其偷,载耒逐逐。计无百年,谋止信宿。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柳塘八景为王田之题 其三 丛桂夜读。明代。张天赋。桂影婆娑散九垓,丁当钟鼓转楼台。书声透入周公梦,似领周公教诲来。
溪上闻夜香。明代。伍瑞隆。一雨澄秋霭,溪空月似霜。不知何地草,吹作夜来香。有说空神怪,无人辨显藏。分明风露里,灵气满衣裳。
长安杂诗十首 其三。明代。王祎。秦王并六国,汉武开西方。兵威如雷电,灭戮皆暴强。功成无所欲,但欲年寿长。楼船往东海,仙剂求扶桑。金盘出云表,沆瀣承天浆。盼睐蓬莱药,舕䑙瑶池觞。终然乖所觊,日夕徒遑遑。欲火既已炽,反使情内伤。神仙不可得,寿龄亦寻常。我闻古神圣,与天同运行。服食享太和,呼吸调阴阳。跻世为寿域,斯民咸乐康。优游道为体,凋落后三光。曾是弗能效,安得命无疆。坡陁骊山下,零落茂陵旁。至今行路者,伫立为徬徨。
早朝和友徐子权韵。明代。练子宁。曈曈旭日上东山,金锁齐开虎豹关。雾蔼炉烟当凤扆,风传胪唱肃鹓班。呈来八骏花前簇,朝散千官柳外还。回望蓬莱犹咫尺,薰弦奏彻五云间。
次韵唐彦猷华亭十其四始皇驰道。宋代。王安石。穆王得八骏,万事得期修。茫茫万载间,复此好远游。车轮与马迹,此地亦尝留。想当治道时,劳者尸如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