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积雪暮峥嵘,燕坐微闻落瓦声。
共对一尊通夜语,相看万里故乡情。
信归岭上寒梅远,恨极江南春草生。
明目青铜添白发,且须醉睡倒灯檠。
少年高论苦峥嵘,老学寒蝉不复声。
目断家山空记路,手披禅册渐忘情。
功名久已知前错,婚嫁犹须毕此生。
家世读书难便废,漫留案上铁灯檠。
谪官似我无归计,落第怜渠有屈声。
握手天涯同一笑,倚门岁晚不胜情。
黄岗俯仰成陈迹,白首蹉跎畏后生。
归去且安南巷乐,莫看歌舞醉长檠。
次韵子瞻与安节夜坐三首。宋代。苏辙。前山积雪暮峥嵘,燕坐微闻落瓦声。共对一尊通夜语,相看万里故乡情。信归岭上寒梅远,恨极江南春草生。明目青铜添白发,且须醉睡倒灯檠。少年高论苦峥嵘,老学寒蝉不复声。目断家山空记路,手披禅册渐忘情。功名久已知前错,婚嫁犹须毕此生。家世读书难便废,漫留案上铁灯檠。谪官似我无归计,落第怜渠有屈声。握手天涯同一笑,倚门岁晚不胜情。黄岗俯仰成陈迹,白首蹉跎畏后生。归去且安南巷乐,莫看歌舞醉长檠。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秋宵宴别卢侍御。唐代。朱庆馀。风亭弦管绝,玉漏一声新。绿茗香醒酒,寒灯静照人。清班无意恋,素业本来贫。明发青山道,谁逢去马尘。
偶苏求至话别(后六句与送苏绍之归岭南诗同)。唐代。张祜。几年沧海别,万里白头吟。夜月江流阔,春云岭路深。珠繁杨氏果,翠耀孔家禽。无复天南梦,相思空树林。
秋笛。唐代。杜甫。清商欲尽奏,奏苦血沾衣。他日伤心极,征人白骨归。相逢恐恨过,故作发声微。不见秋云动,悲风稍稍飞。
送乔裕吾黄门。明代。董其昌。夕郎何事厌承明,结束征衣节候更。汲孺在庭推直道,虞卿捐印见交情。关山岁晏黄河阔,边塞春深白草生。总是离愁心折处,壮君骏马太纵横。
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得十四首 其六。清代。龚自珍。昨日相逢刘礼部,高言大句快无加。从君烧尽虫鱼学,甘作东京卖饼家。
新春雪日寄诸生兼命诗题。清代。陈忠平。艺苑纷繁费剪裁,聊将网络作平台。学无先后都为友,道有循环又见梅。春信已从人日动,东君却命雪花开。风光殊绝堪吟咏,不必徒怜谢女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