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地容锥卓,年来转觉贫。
偶知珠在手,一任甑生尘。
窜逐非关性,颠狂却甚真。
此心谁复识,试语洞山人。
次韵洞山克文长老。宋代。苏辙。无地容锥卓,年来转觉贫。偶知珠在手,一任甑生尘。窜逐非关性,颠狂却甚真。此心谁复识,试语洞山人。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游鸡鸣山寺。明代。李时行。不入招提境,安知白日閒。懒云长卧石,残雨不归山。鸟逐空花落,僧随飞锡还。开窗见城阙,应似出人间。
次韵苏公和南新道中诗二首。宋代。晁补之。读公栖鸦诗,岁月伤晼晚。公胡不念世,蜡屐行避远。羁鸟翔别林,归云抱孤巘。我才不及古,叹息襟泪满。
珍珠泉用涪翁第二泉韵。清代。蔡增澍。寻春访古高人俱,故宫剥落题楣书。穿林坐石俯方沼,清泉的的喷明珠。地炉瓦鼎烹云腴,惠山中泠百不如。买田阳羡亦下策,未若结宇依明湖。
书事三首 其一。元代。刘因。当年一线魏瓠穿,直到横流破国年。草满金陵谁种下,天津桥畔听啼鹃。
望庐山。明代。文嘉。长夏舣舟谢子港,正见庐山水面横。隐隐香垆浮紫翠,茫茫彭蠡荡虚明。云烟谁辨东西寺,道路空悬去住情。三日船头看不尽,兹游真足冠平生。
次韵李彦恢简钱侍郎因叙将别之意。宋代。周紫芝。两淮持节记当年,奏计归来雪满颠。应念故人今老矣,载瞻行旆只依然。欲知鸿雁劬劳日,便是鹓鸾咫尺天。况有金兰在坡禁,一生交分岂轻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