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晓行望云山。宋代。杨万里。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下了一夜的雨,东方刚破晓,诗人出门,影影绰绰地看到天边有连绵不断的山峦。
忽然他发现有一座山峰向上升,于是在对比之下,知道那不动的山,才是真山。
可观:壮观。
方知:才知道。
从第一句看“时候”,从第二句看“景象”。重视“霁”的理解。①善于摄取自然景物的特征,把晓行所见静与动的景致写得变幻神奇。②把云误当山峰,写得新颖、活泼,很有情趣。③语言质朴自然,明白如话,却把景物描摹得生动逼真。
作者以自己由错觉到获得真知的体会告诉人们:生活中,常有以假乱真的现象发生,但假象终究不能掩盖真实。我们想要不被假象所迷惑,就应全面深入地观察事物,以明辨真伪。(第一层指明其中的道理,第二层应表明我们的态度。两个要点递进展开。)
诚斋体的突出特点就是善于巧妙地摄取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动态。如《晓行望云山》:\'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却有一峰突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晓行望云山》,描写的是自己的新鲜感觉,展现的是诗人的心灵世界。
杨万里。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五。清代。朱彝尊。蒲山草与荠山齐,澉浦潮来乍浦西。白沃庙南看白马。巫言风雨夜长嘶。
绝命诗。宋代。邓得遇。宋室忠臣,邓氏孝子。不忍偷生,宁甘溺死。鼓咸故居,乃吾潭府。屈公子平,乃吾伴侣。优哉悠哉,吾得其所。
禅颂三首 其三。宋代。王彧。吾身非我底为情,说著尘劳特地惊。五九尽时山更好,涧泉云鸟自春声。
过渭城馆。宋代。邵伯温。又将鞍马送残春,吹尽征衣染尽尘。还是前年旧时候,渭城花柳一番新。
西屏诗二首为馆人叶直夫赋直夫卜居宣武坊北门对西山以西屏自号也 其二。明代。李舜臣。胜绝城西路,昨来始一过。山空泉自响,湖迥芰应多。望极凭云阁,寻幽到石窝。早知为地主,好与共鸣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