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客已凄凉,矧复值寒食。花深日迟迟,院静春寂寂。
雨馀山吐青,日落霞扫赤。浙江渺何在,三月无消息。
弃置勿复陈,吾心乃如石。
余谪沙阳地僻家远遇寒食如不知盖闽人亦不甚重其节也感而赋诗五首以杜子美无家对寒食五字为韵 其五。宋代。葛胜仲。逐客已凄凉,矧复值寒食。花深日迟迟,院静春寂寂。雨馀山吐青,日落霞扫赤。浙江渺何在,三月无消息。弃置勿复陈,吾心乃如石。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葛胜仲。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谕内教子。明代。张弼。四儿六岁五儿三,莫与肥甘习口馋。清白家风母我愧,诗书世泽要人担。三餐白饭何须酒,一箸黄齑略用盐。闻说有人曾饿死,算来元不为官廉。
幽怀十二首 其二。宋代。冯山。嵯峨群峰高,蓊郁万木滋。一容樵夫手,误落长松枝。烟云惨无色,禽鸟鸣且悲。人心不为虑,山意从此衰。
夜坐闻雪寄所知。唐代。齐己。初宵飞霰急,竹树洒干轻。不是知音者,难教爱此声。渐凌孤烛白,偏激苦心清。堪笑同文友,忘眠坐到明。
九重春色•春闺。清代。沈谦。正金钩低控绣帐,绛台尚摇银烛。莺睍睆、飞上碧桃枝,画帘薄、微通朝旭。又隐隐、递钥声相续。惊好梦、鬟敧堆线,争如我、怕见菱花,才一夜、暗销香玉。妆成小立屏山矗。树荫朱栏,燕飞华屋。教人两眉频蹙。看晴丝露蕊,时暗相触。芳池水正溢。垂杨外、任倒了秋千,慵蹴泥素袜。石上红苔,倚翠袖、粉沾新竹。漫书题、鱼茧半纸,泪湿凤罗千幅。岂伤春、常苦病缠绵,似三起三眠蚕熟。斜日坠、愈增幽独。登小阁、目断云山万里,归期难卜。倩杜宇、为我催促。蝶和蜂、尚惜韶光晚,抱花自宿。
芗林居士卡筑清江,乃杨遵道光禄故居也。昔文安先生之所可,而竹木池馆,亦甚似之。其子孙与两苏、山谷从游。所谓百花洲者,因东坡而得名,尝为绝句以纪其事。后戏广其声,为是词云
莫问清江与洛阳。山林总是一般香。两家地占西南剩,可是前人例姓杨。
鹧鸪天。宋代。向子諲。芗林居士卡筑清江,乃杨遵道光禄故居也。昔文安先生之所可,而竹木池馆,亦甚似之。其子孙与两苏、山谷从游。所谓百花洲者,因东坡而得名,尝为绝句以纪其事。后戏广其声,为是词云莫问清江与洛阳。山林总是一般香。两家地占西南剩,可是前人例姓杨。石作枕,醉为乡。藕花菱角满池塘。虽无中岛霓裳奏,独鹤随人意自长。
四时佳景漫吟四首 其一。明代。林奕兰。我爱春,春日丽。翠幕罩轻烟,红英映清渚。间关枝上弄莺簧,滟闪花阴敲蝶翅。沉醉工部野花丛,马卿多病狂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