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夜雨。唐代。薛逢。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本诗以“忧”贯穿全诗,作者抒发了生活的艰辛;命途的不顺;生命的衰老。首联通过描写和比喻表现了作者的百忧缠心。颈联从视觉角度与听觉角度。树上集聚的早鸦,是作者所见之景;沉闷的鼓声是作者所闻之景。又这些景物凄冷萧条,传达出作者愁闷落寞的心情。
此诗妙就妙在借物抒情的深厚功底,而且可以体会出诗人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感叹,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情伤。诗人借此诗抒怀,表达对时政的不满,以及对自己不能尽力抱负的伤感。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薛逢。薛逢,字陶臣,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虞美人 元夕。清代。张玉珍。去年元夕华灯里。谙尽愁滋味。今年元夕月孤明。依旧无聊默坐、听深更。江梅消息东风漏。人也如梅瘦。冷香幽韵谱琴丝。却笑此情偏有、侍女知。
忆馀杭 其六 杉闸奔湍。元代。吴镇。杉闸奔湍,一塘远接吴淞水,两行垂柳绿如云。今古送人行。买妻耻醮藏羞墓。秋茂邮亭递书处。路逢樵子莫呼名。惊起墓中灵。
望湘人。近现代。吕碧城。送征帆远去,孤馆悄归,只怜排闷无计。绣椅空时,锦茵凹处,坐久馀温犹腻。银褪糖衣,灰残芋尾,分明眼底。恰匆匆、如梦相逢,那信伊人千里。红萼新词漫拟,怅伶俜倦旅,岁阑心事。听笑语谁家,暖人翠樽芳褉。尚逢驿使,梅枝折寄。冰雪邮程西比。不辞化、一缕离魂,黏入缃苞寒蕊。
太庙陪祀。明代。郭棐。斗柄方中玉漏催,俄传严跸出蓬莱。朱旗尽绕双龙入,紫气遥从五凤来。三献礼终霜月澹,九成声沸锦云开。从官森列知能赋,独立秋风愧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