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楚花鲜,君行一黯然。居官无藉手,选部岂知贤。
廉善虽由已,亨通亦在天。都人如问我,疏懒甚当年。
送张评事。宋代。李觏。江上楚花鲜,君行一黯然。居官无藉手,选部岂知贤。廉善虽由已,亨通亦在天。都人如问我,疏懒甚当年。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李觏。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旧雨来 自度曲 客金陵雨中作。明代。宋琬。曾记当年雨后,门前冠盖客,一何多。银烛西窗萤火乱,听枯荷。直到睛时方去,湿鸣珂。今日雨声犹昨。萧条三径里,有谁过。料得故人无疾病,却因何。只把天公埋怨,太滂沱。
送司马待制守河中。宋代。宋庠。久贰甘泉计,新陪丹府游。天深巢鶠阁,地重凿龙州。驱弩军装盛,依莲客藻遒。别魂惊黯黯,循政伫优优。旧畤连睢远,长汾抱晋流。劭农知俗美,虞畔记耕畴。
苦篁调啸引。唐代。李贺。请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遣中分作十二。伶伦以之正音律,轩辕以之调元气。当时黄帝上天时,二十三管咸相随,唯留一管人间吹。无德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竹谷(师子林十二咏)。明代。王彝。几曲转逶迤,月明人迹稀。长林秋露落,一犬吠山扉。
读南华杂篇述以五言十一章 其二 徐无鬼。明代。郭之奇。古今何龌龊,解人终邈邈。襄城七圣迷,适遇小童觉。稽首谢师归,秉鞭天下握。久矣真人言,謦欬难追琢。我观时世君,魏狗横胸卓。我观时世臣,吴狙矜巧数。儒墨分五涂,智辩殊三乐。天下无公是,自是还自驳。一弦动一音,漫劳鼓宫角。蝇翼垩鼻端,空想运斤斲。暖暖而姝姝,守一先生学。下焉为豕虱,终归屠者爆。上焉说舜膻,方求童土渥。谁能抱德炀,以顺天下朴。有喙长三尺,浑兮其若独。牂生于奥中,未尝牧以捉。鹑生于宎次,未烦田以较。河源万载流,风日奚损剥。不解而知足,不知知乃倬。能知古今朔,乃称大扬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