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李觏。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减字木兰花 其九 送林员外应亮。明代。夏言。文渊阁里。制草才雄长羡子。少谷堂东。出语曾惊四座中。南宫吏影。白日还乡夸昼锦。北阙儒英。今把文章答圣明。
初度有感用庚戌岁韵 其一。明代。顾清。百年强半一生中,双鬓频经万里风。人世悲欢几蕉鹿,山林日月自瀛蓬。曾尝蘖檗知甘苦,为嗅萧兰识异同。覆载莫酬巾履在,不胜翘首向蜚鸿。
南歌子。宋代。程大昌。和。取最后两阕,试追元韵。地窄,但能小举袖,不容敷舒也。每月冰轮转,常疑桂影摇。封姨特地借今宵。万水一规光景、湛寒瑶。圆处应无恨,君胡不自聊。谁家隐隐度晴箫。莫是素娥仙玉、会丛霄。
次江州王知府叔坚韵 其三。宋代。张孝祥。今朝放缆好天色,过午忽作打头风。却望江州才十里,我船且系芦花中。
女史咏十八首 其八 女贞木杨氏。元代。杨维桢。守死重闺事不睽,九泉不负陆郎妻。至今坟上女贞木,不受商陵怨鸟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