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目聪明男子身,洪钧赋与不为贫。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岂识人。
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看天根。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观物吟 其一。宋代。邵雍。耳目聪明男子身,洪钧赋与不为贫。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岂识人。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看天根。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颂古三十一首。宋代。释玿。身世悠悠不系舟,得随流处且随流。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钱明日愁。
晁之道促装帖赞。宋代。岳珂。仕以行义,有时乎为贫也。兄弟之间,情事贵乎真也。公起异科,事不患不伸也。囊封叩阍,因以警夫君也。忠既弗售,反以痼终身也。扶持之难,曷敢尤夫人也。今观斯帖,凛处其若存也。於虖文元,有以教子孙也。德之不孤,吾知必有邻也。
上陈招使。宋代。刘炜叔。天戈一指迅雷轰,涌雪公应记洗兵。伊洛风烟想如旧,江淮草木转知名。争先识面今裴度,孰与论心昔孔明。文水万家惟击壤,得无军饷尽归耕。
贺新郎 赠戴南枝处士用前韵。清代。王策。旧事凭谁说。隔沧桑、何从物色,补锅披葛。不道遗民今尚在,半世吞毡啮雪。要力挽、千钧之发。花泪鸟惊诗有史,卷丛残、十甲编年月。悲惨甚,湘灵瑟。双台极目河山别。痛招魂、狂歌击石,雪飞冰合。金粟堆寒冬青死,更使行人销骨。料蜀井、于今焰绝。地老天荒无穷恨,绣苔生、屈煞床头铁。风夜吼,烛花裂。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宋代。苏轼。殷勤去年月,潋滟古城东。憔悴去年人,卧病破窗中。徘徊巧相觅,窈窕穿房栊。月岂知我病,但见歌楼空。抚枕三叹息,扶杖起相従。天风不相哀,吹我落琼宫。白露入肝肺,夜吟如秋虫。坐令太白豪,化为东野穷。余年知几何,佳月岂屡逢。寒鱼亦不睡,竟夕相噞喁。六年逢此月,五年照离别。(中秋有月凡六年矣,惟去岁与子由会于此。)歌君别时曲,满座为凄咽。留都信繁丽,此会岂轻掷。镕银百顷湖,挂镜千寻阙。三更歌吹罢,人影乱清樾。归来北堂下,寒光翻露叶。唤酒与归饮,念我向儿说。岂知衰病后,空盏对梨栗。但见古河东,荞麦如铺雪。欲和去年曲,复恐心断绝。舒子在汶上,闭门相对清。(舒焕试举人郓州。)郑子向河朔,(郑仅赴北京户曹。)孤舟连夜行。顿子虽咫尺,兀如在牢扃。(顿起来徐试举人。)赵子寄书来,水调有余声。(今日得赵杲卿书,犹记余在东武中秋所作《水调歌头》。)悠哉四子心,共此千里明。明月不解老,良辰难合并。回顾坐上人,聚散如流萍。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故人史生为余言:尝见海贾云中秋有月,则是岁珠多而圆,贾人常以此候之,虽相去万里,他日会合相问,阴晴无不同者。)天公自著意,此会那可轻。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