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酬崔侍御早秋卧病书情见寄时君亦抱疾在假中。唐代。卢纶。掷地金声信有之,莹然冰玉见清词。元凯癖成官始贵,相如渴甚貌逾衰。荒园每觉虫鸣早,华馆常闻客散迟。寂寞罢琴风满树,几多黄叶落蛛丝。
酬刘侍御见讯。明代。皇甫汸。李生嗟大雅,魏主惜通才。王风邈已矣,斯人安在哉。刘郎挺国秀,束发晞天阶。彯缨隐柱下,揽辔历南台。姱行末俗诋,恩宠中道乖。游梁倦栖翼,入洛伤羁怀。遂解东都绶,聊剪北山莱。却扫百虑捐,流览群言该。纵盼蹑霞壑,抗迹凌嚣埃。春往童冠集,夜坐樽罍开。赵瑟既以越,秦筝一何哀。棣华惭二俊,藻咏蒙双裁。世苦隆暑烦,惠然清风来。比声丽金艧,炫目皆琼瑰。申章讵成报,抽思屡迟回。幸值赏心晤,无使荣名隳。
过彭城怀旧二首 其二。明代。郑善夫。忆昔此避地,诸君慰我多。别来淹日月,望尔邈山河。洒泪山阳笛,关心陇水歌。犹闻杀长吏,飘泊复如何。
再题松乔小室。清代。戴亨。逼近高堂侧,精营一小轩。退思扃竹径,防客破苔痕。今古罗绳瓮,行藏究本原。从来经济手,得力在忘言。
嘉熙四年九月奉诏改明年元为淳祐闰十二月降德音。宋代。岳珂。我生淳熙间,今复见淳祐。粤从发覆额,及此已衰耇。恭惟孝皇圣,是时方在宥。两宫俱万年,薄海同一候。四时无札疠,仍岁称大有。布政具方策,诒谋谨封守。中更继代三,更阅改年九。帝心思止当,休命侈诞受。夫何迩年来,谴告颇辐凑。灾流雨雹行,星以妖彗奏。乌旸烁天地,蝗害遍田亩。饥氓腹□□,遗穗莽如帚。莫量天降疵,但见證书咎。嗟予斗升□,滥此符竹剖。眼看人阱崖,心愧吴父母。忽传一札下,取法四宗旧。既叶天人助,复期风俗厚。熙陵道化盛,仁祖历年久。华旦盛太平,中天开永阜。愿言缉熙袭,还见泰和又。三春霈雷雨,一洗遍宇宙。桁杨空滞冤,缗庾释逋负。无文祀咸秩,有颣网皆漏。果闻精祲合,悔祸屈伸肘。先清塞壖尘,猩鼯尽惊走。次反沙碛庐,鸿雁悉驯揉。三白在腊前,一雨见春后。星躔顺宣夜,潢池息白昼。人心本易孚,天道常善救。是知天爱君,岂不公所覆。刍荛志报上,一言发白兽。愿惟实德心,对此岁事首。帝临心肯贰,俊吁贤必右。体兹生物心,持此经济手。仁民始及物,育稼须去莠。一念端弗忘,九关真可扣。补裳傥因线,纳约当自牖。不量疏远姿,尚可感通否。葵倾久未降,芹献幸匪陋。輶轩应转闻,聊当小人缶。
同孙子直和李参政东园韵十绝。宋代。洪咨夔。治国宜将治圃看,垦除容易整齐难。沼泉莫放源头浊,种竹先教地步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