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邑久居心自倦,闉阇才出眼先明。龙门看尽伊川景,女几听残洛水声。
太室观馀红日旭,天坛望罢白云生。此身已许陪真侣,不为锱铢起重轻。
游山三首 其一。宋代。邵雍。城邑久居心自倦,闉阇才出眼先明。龙门看尽伊川景,女几听残洛水声。太室观馀红日旭,天坛望罢白云生。此身已许陪真侣,不为锱铢起重轻。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次韵曾中父登临川郡书事。宋代。吴可。戈甲何为盛,田园已就荒。仅能移北阜,未暇隐东墙。寂寞交亲远,漂零道路长。归心随断雁,离思感垂杨。避寇湘江外,依刘汝水傍。闾阎嗟逼仄,登眺喜宽凉。远岫谁能屐,寒溪竟欲航。冰盘悲玉井,风簟爱筠床。地尽妖氛气,春余草木光。宝薰烟雾细,仙茗笑谈香。接武青云路,论文绿野堂。虎皮空自悦,猿臂定谁攘。取友真多益,求田苦未臧。撑肠披锦绣,漱石饱膏肓。隐逸追元亮,风骚近子昂。栖鸦啼古堞,幽槛倚斜阳。离乱知谁健,行藏只自伤。旧巢看燕燕,今雨任浪浪。道胜依鶖子,才高叹夜郎。五峰兴不浅,星叹拟文章。
和赵给事白蝇拂歌。唐代。卢纶。华堂多众珍,白拂称殊异。柄裁沈节香袭人,上结为文下垂穗。霜缕霏微莹且柔,虎须乍细龙髯稠。皎然素色不因染,淅尔凉风非为秋。群蝇青苍恣游息,广庖万品无颜色。金屏成点玉成瑕,昼眠宛转空咨嗟。此时满筵看一举,荻花忽旋杨花舞,砉如寒隼惊暮禽,飒若繁埃得轻雨。主人说是故人留,每诫如新比白头。若将挥玩闲临水,愿接波中一白鸥。
李光道见过赠诗。宋代。华镇。高槐上拂青天面,枝疏不得惊禽恋。槐下官曹何冷落,去马来牛色多倦。春风绿杨暗虚室,秋雨苍苔锁深院。三见墙头梅子花,一字不画尘侵砚。宛如太古两相忘,况复飞盖追游宴。有时独咏西园诗,想像清风情眷眷。门前忽报华轩过,邂逅开怀如昔见。目击便嗟相得晚,更仆清谈尽黄卷。顾我迂疏何所取,似君秀颖乃可羡。少壮应须努力时,人间岁月如流电。
过桃川宫次韵。明代。王缜。避秦逃世若登仙,洞里人家别有天。石鼎蒸霞全是药,桃花流水自成川。厌闻晋代衣冠变,惊讶渔郎道路传。勒马闲来寻古迹,宫前草色亦幽玄。
有感 其一。清代。毛澄。鬼哭西川十万家,天彭东望惨虫沙。赭衣密似经霜叶,红旆多于过雨花。草屋鸡栖煨橡栗,画堂凤炭醉琵琶。杜陵老去思严武,独倚江城立日斜。
次毕将叔韵寄寿阳三首 其二。宋代。刘跂。苦竹湓江宅,黄山秋浦亭。猿声作头白,客泪对衫青。笑尔悲凫胫,知吾寄水萍。时时赖严尹,小队出郊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