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见了多,世态谙来久。
事过忧噬脐,物伤防掣肘。
水浊更澄滤,衣尘须抖擞。
必欲论主衡,何人为好手。
重九日登石阁三首。宋代。邵雍。人情见了多,世态谙来久。事过忧噬脐,物伤防掣肘。水浊更澄滤,衣尘须抖擞。必欲论主衡,何人为好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赠冲和道人。明代。林弼。三神海上九仙山,分得松房第几间。龙剑驱云行雨去,鹤箫吹月御风还。偶因耽酒春过市,应为传书晚度关。紫府丹台名可注,壶中从子及身閒。
怀旧居。唐代。许浑。兵书一箧老无功,故国郊扉在梦中。藤蔓覆梨张谷暗。草花侵菊庾园空。朱门迹忝登龙客,白屋心期失马翁。楚水吴山何处是,北窗残月照屏风。
寄衢僧惟简。宋代。赵抃。南禅众所称,简老是真僧。法器闻虽古,清风见未曾。洪炉中点雪,大海里孤灯。七十休官近,归欤我得朋。
药师院看新竹。清代。翁心存。江云帖帖南浦飞,江城清夏昼掩扉。鄙人生无肉食相,冷嚼冰雪骨不肥。尚余一点俗缘在,妙药欲仗空王医。芒鞋径踏药师院,沙路细碎行人稀。深篁苞绿掩金碧,烟外但闻清磬微。叩扃拄策得幽径,坠粉簌簌沾人衣。龙吟鸾啸众仙下,琅玕万个幂四围。连天一气碧云合,不知林外停炎曦。移时静对坐磐石,横出旁茁芜不宜。嫩黄便娟熊袅袅,空翠匼匝香霏霏。玉声玲珑风解箨,金影琐碎波含漪。初生劲节不数尺,郁郁已具干霄姿。脩柯似放一头地,转以侧势相撑披。山僧颇解禅悦味,留客且住携军持。洗铫细烹叶上露,两腋习习清风吹。内观了了见症瘕,如饮大药调上池。渭川千亩贮胸臆,千户侯吾不愿为。痴心思乘箨龙醉,呼童斸取捆载归。寒酸笑杀白司马,苦竹绕宅哦新诗。
临江仙(杨柳)。宋代。赵长卿。十里春风杨柳路,年年带雨披云。柔条万缕不胜情。还将无意眼,识遍有心人。饿损宫腰终不似,效颦总是难成。只愁秋色入高林。残蝉和落叶,此际不堪论。
十二月二十一日见雪於籍溪。宋代。胡寅。何事团炉一笑哗,穷冬才许见琼花。细论剪刻谁能解,欲斗轻明岂易加。且共落梅纷沼鉴,未须融玉挂檐牙。知君素有阳春句,可但梁园著赋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