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差丁未曾囚越,勾践戊辰还灭吴。
二十二年时返复,一如当日却乘虚。
吴越吟二首。宋代。邵雍。夫差丁未曾囚越,勾践戊辰还灭吴。二十二年时返复,一如当日却乘虚。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和钱倅秋晚登帢帻亭。宋代。吴芾。满目悲凉意,凭谁断送秋。寻僧求竹舍,俯槛得江流。天末高低雁,波间出没鸥。时危身局促,却羡汝无愁。
柏梁隔句韵诗。唐代。李建勋。不喜长亭柳,枝枝拟送君。惟怜北窗□,树树解留人。圆缺都如月,东西只似云。愁看离席散,归盖动行尘。
游山五题 其四 游大峒山。宋代。余靖。十里松桧风,万仞斗峭壁。阳崖雷自奔,阴壑雪犹积。势争衡霍雄,地控楚越扼。胡为千载间,名未光图籍。物乃因人彰,闻人于在昔。不逢巢许高,箕山亦顽碧。我今共游览,逍遥非俗格。剧论穷古今,玄谈叩虚寂。攀萝蹑孤峰,和云坐幽石。濯缨清泠泉,留为不朽迹。
韩公桥歌。明代。陈子升。船系连环石两头,一头盐饷接官邮。一头刺史登临处,清镜寒潭映北流。
新建双门奉呈知府郎中。宋代。蔡瑗。巍雉云丛十万家,台门新筑更豪华。春笼碧瓦浮佳气,日上朱栏夺绛霞。众水回环来卫府,千峰朝挹自排衙。吾州形胜今如此,文物彬彬正可嘉。
送顾华玉席上分体得三五七言。明代。边贡。送归客,送归客,东城复西苑。碧草萋萋别路长,苍山历历愁心远。愁心远征,驾不可留。去年送归陌上雪,今年送归江上秋。江上秋江雨霁,返照入林光翳翳。家在齐川未得归,年年送客来沙际。送归客,请客听我歌。我如水中凫,君如江上波。波流去不息,凫飞无远翼。回桥转岸君已遥,薄暮徘回此何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