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白已多时,况能垂白髭。
不如犹甚幸,窃比未全衰。
润屋虽无镪,承家却有儿。
敢言贫净洁,似我亦应稀。
头白吟。宋代。邵雍。头白已多时,况能垂白髭。不如犹甚幸,窃比未全衰。润屋虽无镪,承家却有儿。敢言贫净洁,似我亦应稀。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董子祠。明代。黎民表。古庙丹青在,幽人此重寻。浮云碣石外,落日广川阴。壁尚藏书古,庭犹积草深。因怜不遇者,此地倍沾襟。
留别李五峰。宋代。张逊。秋风曾过青莲馆,南荡谁传白雁书。只拟马迁为太史,也知枚乘有安车。客星当户江清夜,华月浮空雪霁初。如此好怀舟莫发,凭高酾酒鲙双鱼。
短歌行。清代。杨宗发。有酒当歌,歌亦莫苦。来日如归,曾不俟我。牙须䰄䰄,积水生苔。苔生水枯,使我心哀。青天为舟,日月为桨。渡我百年,他人嗣往。蜉蝣匪短,嵩岳匪长。人悲有余,我乐未央。何用为乐,与彼婴儿。仰视苍苍,生不自知。何用为乐?与彼草木。蒙蒙尔心,俾无饥渴。何用为乐?与彼山阳。朝行九州,夕不遗光。何用为乐?与彼瓦石。中无肺肠,饮食不得。何用为乐?与彼浮云。逢逢天飞,首尾无因。何用为乐?与彼流水。出入鱼腹,长生无死。生死同寄,形影俱虚。但当欢乐,终我须臾。
北高峰塔。宋代。潘阆。北高峰上塔,竟上最高层。尝谓人难到,何当我独登。天香闻不断,海月见微稜。懒下红尘路,重来恐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