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笑又堪嗟,人生果若何。
宜将万端事,都入一声歌。
世态逾翻掌,年光剧逝波。
静中真气味,所得不胜多。
偶书。宋代。邵雍。堪笑又堪嗟,人生果若何。宜将万端事,都入一声歌。世态逾翻掌,年光剧逝波。静中真气味,所得不胜多。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送钱拾遗归兼寄刘校书。唐代。郎士元。墟落岁阴暮,桑榆烟景昏。蝉声静空馆,雨色隔秋原。归客不可望,悠然林外村。终当报芸阁,携手醉柴门。
寄呈虞伯生学士。元代。黄玠。今代虞夫子,自是瀛洲仙。抚编诵奇文,西顾心如悬。我昔曾大父,盖尝治临川。手泽幸尚存,桐宫几百年。前贤不自誉,所望在后贤。褒嘉作美语,声光同烂然。寸心此区区,去雁春风前。白云不可寄,但有白云篇。
游那射山。明代。陈圭。山川自昔因人重,此地惟今我始游。愈上高峰愈奇胜,不登绝顶不教休。云浮阴洞疑无际,人倚青天欲尽头。独立苍茫看元化,遥瞻北极是神州。
云谷二十六咏 其十 山楹。宋代。朱熹。山楹一怅望,恨此云迷谷。仙人不可期,缥缈双髻绿。
浣溪沙 顾隆吉索寿周君六十。明代。王立道。杨柳风柔燕子斜。江南春色正繁华。画楼弦管是谁家。冉冉歌声迎落日,盈盈舞影乱流霞。千年重见碧桃花。
奉和圣制九日言怀赐中书门下及百寮。唐代。权德舆。令节在丰岁,皇情喜乂安。丝竹调六律,簪裾列千官。烟霜暮景清,水木秋光寒。筵开曲池上,望尽终南端。天文丽庆霄,墨妙惊飞鸾。愿言黄花酒,永奉今日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