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招相劝欢流霞,鬓乱秋霜发乱华。
所记莫非前甲子,凡经多是老官家。
共夸今日重孙过,更说当时旧事呀。
言语丁宁有情味,后生无笑太周遮。
林下五吟。宋代。邵雍。相招相劝欢流霞,鬓乱秋霜发乱华。所记莫非前甲子,凡经多是老官家。共夸今日重孙过,更说当时旧事呀。言语丁宁有情味,后生无笑太周遮。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春申涧观泉歌。清代。唐德亮。九峰驱云峰欲低,寺小烟封鸟不啼。一夜山中长新水,岩前飞瀑骄雌霓。声如雷轰色如雪,随风散珠碎玉屑。高低乘山山势平,石排牙齿水为啮。褰裳绕足生波澜,登高复作临深看。长啸激越斗奇绝,惊湍怒卷天风寒。匡庐石梁在何处,我欲乘风不能去。黄公涧水今如兹,漫说巴江争滟滪。忽然迥首西冷西,岭是风篁亭过溪。蜿蜒其间十八涧,理安桥下涛声齐。逝者如斯应识此,江山今昔烟霜里。一为俯仰一惘然,惟有潺潺犹在耳。不知黄歇来何年,九龙宛颈喷珠泉。
浣溪沙 即景。明代。王夫之。幸草犹馀几段残。烧痕斜插野鸡斑。灰堆无数米家山。双眼瞢腾疑梦觉,一天晴雨两阑珊。不愁也索带愁看。
空江独钓图为璋侄题。明代。陈烓。一气团虚亘寥廓,天光云影镜中落。纷纷物态从变更,眼底何如阿翁乐。名利不牵身独閒,万顷沧波百尺竿。溪月江风随意取,星星短发颜如丹。潮来潮去凭此竹,不钓齐璜钓荆玉。游鳞掣破浪花圆,欸乃一声山水绿。君不见渭滨人,熊罴不入姬文梦,百岁风光老钓纶。又不见严滩老,汉家名节在一丝,云台事业迹如扫。谁写斯图托意深,小阮重之轻南金。持来索我题佳句,薰风洒洒清烦襟。几向濯清亭子上,凭栏相对成惆怅。安得呼酒倾百壶,烂醉沙头续渔唱。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五 观耕台。明代。邵宝。台登登兮山上田,畇畇兮山下。穑日力兮君欣,君复闵兮农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