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年六十一,筋骸未甚老。
已为两世人,便化岂为夭。
况且粗康强,又复无忧扰。
如何不喜欢,佳辰自不少。
欢喜吟。宋代。邵雍。行年六十一,筋骸未甚老。已为两世人,便化岂为夭。况且粗康强,又复无忧扰。如何不喜欢,佳辰自不少。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发南京留别故人。明代。区大枢。遥遥江上舟,千里溯江流。风景三山在,豪华六代幽。石城环故国,天堑隔重洲。欲采芙蓉去,思君南渡头。
过杨忠悯故宅。清代。李稷勋。灵风飘怨雨,踯躅城南隅。燕市空芳草,钤山冷碧芜。霜镫钟梵涩,血疏石华枯。摇落永陵树,年年叫野乌。
玉泉院二首 其一。宋代。王履。百道泉回面面幽,琮琤音韵寄冥搜。兵余道士浑随俗,火后堂基独占秋。尘迹未缘幽涧转,野情先绕上峰流。院前洞有扶摇在,笑问如今得睡不。
曹溪六祖大师赞。宋代。释绍昙。辛州飏下两肩樵,又被黄梅石坠腰。虽得栽松衣钵在,暗思追逐几魂销。
送张两如归河南兼柬蒋莘田学使。清代。陈恭尹。平原莽莽草连空,二十年前识汴宫。嵩室数峰明野外,黄河一曲落天中。含香旧署归何远,过岭新篇调尽工。相送海头何限意,因君遥问鲍家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