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竹杂高梧,还惊秋节初。
晚凉尤右喜,旧帙亦宜舒。
池阁轻风里,园林晚景余。
人生有此乐,何必较锱铢。
高竹八首。宋代。邵雍。高竹杂高梧,还惊秋节初。晚凉尤右喜,旧帙亦宜舒。池阁轻风里,园林晚景余。人生有此乐,何必较锱铢。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己丑二月三日大风雨雪 其一。元代。王冕。狂风推云若山倒,积雪满路行人稀。大家得意频唤酒,老子畏寒愁解衣。梅花出竹似索笑,沙鸥见我能忘机。却思前载燕山北,骑马踏冰看打围。
示海会道人。宋代。洪朋。十方薄伽一条路,打破乾坤无处所。若人问我祖师禅,东边日出西边雨。
仲夏斋居,偶题八韵,寄微之及崔湖州。唐代。白居易。腥血与荤蔬,停来一月馀。肌肤虽瘦损,方寸任清虚。体适通宵坐,头慵隔日梳。眼前无俗物,身外即僧居。水榭风来远,松廊雨过初。褰帘放巢燕,投食施池鱼。久别闲游伴,频劳问疾书。不知湖与越,吏隐兴何如。
对花杂恸 其二。明代。王彦泓。一度听歌几日哀,满前花事眼慵抬。红梨不识伤心客,犹倚东风送笑来。
共登临处,飘风袂、倚空碧。雨卷云飞,长有桂娥看客。箫喜生春,遍锦城如画,雪山无色。一梦才成,怳天涯南北。
舞余歌罢,料宣华、回首尽陈迹。万里秦吴,有情应问消息。我欲归耕,如何重来得。故人若望江南,且折梅花花相忆。
梦玉人引。宋代。范成大。共登临处,飘风袂、倚空碧。雨卷云飞,长有桂娥看客。箫喜生春,遍锦城如画,雪山无色。一梦才成,怳天涯南北。舞余歌罢,料宣华、回首尽陈迹。万里秦吴,有情应问消息。我欲归耕,如何重来得。故人若望江南,且折梅花花相忆。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 其五。金朝。元好问。五云宫阙露盘秋,银汉无声桂树稠。复道渐看连上苑,戈船仍拟下扬州。曲中青冢传新怨,梦里华胥失旧游。去去江南庾开府,凤凰楼畔莫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