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竹临清沟,轩小亦且幽。
光阴虽属夏,风露已惊秋。
月色林间生,泉声砌下流。
谁知此夜情,邈矣不能收。
高竹八首。宋代。邵雍。高竹临清沟,轩小亦且幽。光阴虽属夏,风露已惊秋。月色林间生,泉声砌下流。谁知此夜情,邈矣不能收。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八声甘州 上元夜无月。清代。沈曾植。碧翁翁倦眼是慵开,云尾憺愁余。倩剑锋抉破,常娥唤醒,翻自踌躇。江汉交流北渚,暗水动潜虚。不是骑鲸客,跋浪长鱼。梦去音尘千里,问上都灯市,绛蜡何如。老南浮羁客。三十六鳞疏。岁华新心情非旧,听邻娃笑语转更初。花南漏,丁丁遥夜,窗掩灯孤。
故城河口号。宋代。道济。千回百折故城河,东倾西长分嵯峨。白杨灌木参天柯,处处成行古道么。古冢荒碑庙逶迤,水流浪打雪狼窝。行路之人嗟叹多,峥嵘斧削飞岩坡。楼船画鼓快如梭,锦缆人来寸寸呵。归空粮艘争天摩,歌声歌彻青云和。
厓门谒三忠祠。清代。陈恭尹。山木萧萧风又吹,两厓波浪至今悲。一声望帝啼荒殿,十载愁人拜古祠。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停舟我亦艰难日,畏向苍苔读旧碑。
大雪后喜晴二首 其一。宋代。孙觌。岭雪班班在,崖泉咽咽鸣。一州明晓霁,万壑贮春声。蹬滑藤枝健,沙晴屐齿轻。小儿修净供,酌茗慰孤清。
隔谷歌。明代。杨士奇。严风凋角弓,钲鼓鸣不止。弟兄但隔谷,咫尺异生死。丈夫报国甘苦辛,此时顾恩宁顾身。讵知兄弟左右手,临难方为行路人。升高聊一望,力尽心未已。仰天呼兄兄不来,壮发冲冠直如指。生为同气亲,死作异乡尘。自矜雄豪重仁义,谁保艰难不相弃。岂不见南山桂树同根生,百年雨露同枯荣。又不见桓山之鸟同巢哺,欲去回翔不能征。人生有情乃若此,天地惨寂终难平。呜呼宾客满堂歌伐木,且请停杯歌隔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