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役无因棹酒船,一杯萧寺破茶烟。文章雅健追前辈,交旧凋零感暮年。
闻道岩廊勤注想,岂容琳馆久回旋。好风吹寄凌云句,无数珠玑堕我前。
达明宫使右丞宠寄新诗辄次韵为谢二首 其一。宋代。李光。吏役无因棹酒船,一杯萧寺破茶烟。文章雅健追前辈,交旧凋零感暮年。闻道岩廊勤注想,岂容琳馆久回旋。好风吹寄凌云句,无数珠玑堕我前。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李光。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周礼过江为余作假山成谢之诗。明代。庄昶。秋山老痒欲谁搔,又为西崖过晚潮。活水源头容点缀,天峰阁下见岧峣。道心我岂朱元晦,画意公如盛子昭。会把乾坤拳一石,不将真假到山樵。
游龙教寺。明代。张煌言。云林次第望中收,碧涧清泉曲曲流。山势有情留古寺,海潮无意到孤洲。素冠却许黄冠伍,芳草浑同衰草愁。自觉行踪犹廓落,五湖烟雨钓鱼舟。
观潮 其四。宋代。黄裳。十州基址难沦没,二浙源流且溯洄。秋信最宜吴地看,雪峰飞向越溪来。
次韵答陈祠部景祺三首 其二。明代。陶宗仪。碧海双金远送青,对之诗思晚逾增。庭前洗竹閒留锸,池上叉鱼不用罾。锦里角巾唐杜甫,苏门长啸晋孙登。羡渠伯仲幽栖处,又隔风尘几百层。
送钱思复之东嘉。宋代。郑元祐。校官东上斗城时,水落高滩舟楫迟。造化纵凭修月斧,文章须是表忠碑。斋庖近昼空弹铗,诗说穷源屡解颐。来岁秋闱战仍捷,桂林折取最高枝。
次韵同舒天用和元侯三绝 其二。宋代。周紫芝。乱离灯火不成春,月下归时有几人。我老尚堪陪一笑,世间无似此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