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魂忽到姜山寺,竹径松门夜不关。堂上千灯还闪闪,池中一水自潺潺。
十年迥悟空心法,万里归寻葬骨山。攲枕觉来城角动,床头残月尚弯环。
记梦一首。宋代。李光。梦魂忽到姜山寺,竹径松门夜不关。堂上千灯还闪闪,池中一水自潺潺。十年迥悟空心法,万里归寻葬骨山。攲枕觉来城角动,床头残月尚弯环。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李光。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赠李明府暂诣广川奉送景王之国。明代。李攀龙。帝宠亲王出牧年,逢迎东道借才贤。郎官旧列星辰上,朱邸新开日月边。千乘旌旂分羽卫,九河春色护楼船。知君不废鸣琴兴,应教还操桂树篇。
渔家傲(新月)。宋代。黄裳。方令庚生初皎皎。珠帘钩上华堂晓。十二栏干多窈窕。妆欲妙。玉篦偷学娥眉小。扰扰时人随兔走。十人皆望菱花照。瑞荚莫嫌生得少。圆未了。已圆却恐佳期窎。
寓兴。唐代。李商隐。薄宦仍多病,从知竟远游。谈谐叨客礼,休浣接冥搜。树好频移榻,云奇不下楼。岂关无景物,自是有乡愁。
寄远辞。宋代。罗愿。过黎阳而遂西兮,烦嘉友之临饯。道踌躇而屡顾兮,忽背驰而不可挽。幸介弟之勤我兮,守权舆其益坚。人情岂其恶逸兮,虑我脩涂之易倦。粲高原与平隰兮,冰雪凛其同践。山负石以当径兮,泥飞屐以相溅。喜招招以卬涉兮,又风涛之交战。几四载之皆乘兮,初不悟其巳远。亦既降乎庐阜兮,县尹告以舟办。谋不主于云梦兮,果若大江之为限。分渚陆之异遵兮,弟亦曰予将返。试往阅于千帆兮,前车近其当鉴。挟忠信以临深兮,犹一觇而色变。爱我者于是而委去兮,吾然后知所恃之惟天。宁戒惧之遂忘兮,托命于南公之鸡犬。舍亲戚与坟墓兮,初岂以易刍豢。抑甚珍其所怀兮,每欲弃置而未忍。行四方以经营兮,膂力犹幸其可勉。荆又用武之国兮,庶几少施乎吾辩。至天性之燥湿兮,盖终身陋巷而不厌。非将老无闻之为病兮,且安往而不乐其贫贱。独夫人之信此兮,跂予望之而不之见。秋兰何时其可致兮,聊以报乎足茧。
观陈希夷先生真及墨迹 其三。宋代。邵雍。希夷真可观,希夷墨可传。希夷心一片,不可得而言。
减字木兰花 有泺源胜概楼旧游。元代。刘敏中。江山胜概。天与飞楼供眼界。上得楼头。销尽人间万古愁。十年京国。两鬓黄尘归未得。卷地泉声。辜负凭阑带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