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日晓林起瘴烟,小亭风景独萧然。门前剥啄须轻手,窗下幽人正醉眠。
陈氏面北小亭远依林壑下瞰长江主人每醉卧其下叹羡不足戏留小诗云。宋代。李光。赫日晓林起瘴烟,小亭风景独萧然。门前剥啄须轻手,窗下幽人正醉眠。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李光。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觅海棠。宋代。王十朋。好事高人重海棠,两株分植舫斋旁。恰当燕子来时放,更向禅房深处芳。道眼想应怜不俗,痴人何苦恨无香。梅溪野叟曾经眼,欲觅一根栽草堂。
泊真州新河亭。宋代。彭汝砺。鬓毛垂雪欲毵毵,道路风波老不堪。系缆短亭聊自慰,青山数点见江南。
送客游吴。宋代。毛珝。水乡秋易冷,珍重过吴松。在旅虽难遣,于诗莫厌攻。一轮僧寺月,半夜客船钟。况有贤州牧,知音是旧逢。
巫云九峰。元代。仇远。谁割巫山一片云,峰峦罗列比儿孙。嵌空自是天生穴,剥蚀无非水渲痕。霜削秋清连竹色,露腴晓翠及蒲根。九峰九锁参差似,永镇仇溪第一村。
越山。宋代。柴望。吴越山分两岸青,遥遥帆影是西兴。江花历乱如红雨,云树高低似画屏。钱氏古乡迷鸟道,越王芳草上诸陵。已知太乙临吴分,晓看祥乌夜看星。
秋日美晴,郡楼闲眺,寄荆南张书记。唐代。李德裕。高槛凉风起,清川旭景开。秋声向野去,爽气自山来。霄外鸿初返,檐间燕已归。不因烟雨夕,何处梦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