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露萧萧月欲沈,方池水静影横参。何人睡觉来陪我,更取金荷潋滟斟。
秋日杂咏十首 其三。宋代。李光。风露萧萧月欲沈,方池水静影横参。何人睡觉来陪我,更取金荷潋滟斟。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李光。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轩盖来深巷,芳菲满一庭。小花丛作白,新柳浅为青。
觅句兼春枕,挥杯到夜星。永怀西上客,江月自扬舲。
春日过刘汉水李世臣于黄木山堂王东村欧阳伟人林本茅偕至即事分赋兼怀李铎臣西行得青字。清代。陈恭尹。轩盖来深巷,芳菲满一庭。小花丛作白,新柳浅为青。觅句兼春枕,挥杯到夜星。永怀西上客,江月自扬舲。
登清晖楼。唐代。刘禹锡。浔阳江色潮添满,彭蠡秋声雁送来。南望庐山千万仞,共夸新出栋梁材。
游春十二首。唐代。姚合。正月一日后,寻春更不眠。自知还近僻,众说过于颠。看水宁依路,登山欲到天。悠悠芳思起,多是晚风前。官卑长少事,县僻又无城。未晓冲寒起,迎春忍病行。树枝风掉软,菜甲土浮轻。好个林间鹊,今朝足喜声。诗酒相牵引,朝朝思不穷。苔痕雪水里,春色竹烟中。迎雨缘池草,摧花倚树风。书非名利事,爱此少人同。尘中主印吏,谁遣有高情。趁暖檐前坐,寻芳树底行。土融凝墅色,冰败满池声。渐觉春相泥,朝来睡不轻。疏顽无异事,随例但添年。旧历藏深箧,新衣薄絮绵。暖风浑酒色,晴日畅琴弦。同伴无辞困,游春贵在先。看春长不足,岂更觉身劳。寺里花枝净,山中水色高。嫩云轻似絮,新草细如毛。并起诗人思,还应费笔毫。悠悠小县吏,憔悴入新年。远思遭诗恼,闲情被酒牵。恋花林下饮,爱草野中眠。疏懒今成性,谁人肯更怜。处处春光遍,游人亦不稀。向阳倾冷酒,看影试新衣。嫩树行移长,幽禽语旋飞。同来皆去尽,冲夜独吟归。朝朝看春色,春色似相怜。酒醒莺啼里,诗成蝶舞前。摘花盈手露,折竹满庭烟。亲故多相笑,疏狂似少年。卑官还不恶,行止得逍遥。晴野花侵路,春陂水上桥。尘埃生暖色,药草长新苗。看却烟光散,狂风处处飘。身被春光引,经时更不归。嚼花香满口,书竹粉黏衣。弄日莺狂语,迎风蝶倒飞。自知疏懒性,得事亦应稀。晓脱青衫出,闲行气味长。一瓶春酒色,数顷野花香。朝客闻应羡,山僧见亦狂。不将僮仆去,恐为损风光。
挽亡友李瑾卿 其一。宋代。章甫。君平矜躁我疏狂,好友忘形两不妨。记得竹窗凉夜里,风风雨雨话联床。
八声甘州·题雷峰塔经卷1924。清代。况周颐。坐南屏烟翠晚钟前,摩娑劫余灰。问金涂几塔,琼雕万轴,肯付沈薶。彩凤无端掣搦,往事总堪哀。不尽兴亡感,窣堵波颓。我亦伤心学佛,演珠林梵说,随分清斋。淹新亭涕泪,何物不荒莱。尽消磨、药炉经卷,忍断蓬、身世老风埃。湖山梦、散诸香处,围绕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