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困干戈,衣冠沦异域。忠臣愤切骨,义士血空滴。
平生忧国心,岂以死生易。年来返田庐,门巷无辙迹。
老骥万里心,垂耳卧空枥。素交今几人,十载劳梦役。
宣城拥朱轓,潘子缚禅寂。屹然障颓波,我亦心匪石。
伯宇知府给事宠和子贱与仆域字韵诗格力超绝辄复次韵。宋代。李光。中原困干戈,衣冠沦异域。忠臣愤切骨,义士血空滴。平生忧国心,岂以死生易。年来返田庐,门巷无辙迹。老骥万里心,垂耳卧空枥。素交今几人,十载劳梦役。宣城拥朱轓,潘子缚禅寂。屹然障颓波,我亦心匪石。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李光。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题水仙册子十二首 其九 雨。清代。谈印梅。烟锁浓香,叶低花亸经微雨。湘妃无语。洒泪临沙渚。门掩春寒,翻却梨花句。清如许。玉盘擎处。雅胜铜仙露。
寿吴孟勤先生 其二。明代。杨士奇。峨峨黄鹄山,直上凌五城。仙人驾彩虹,飘飖临我庭。借问此谁欤,陵阳与容成。玉杯注丹焰,磬折奉长生。达人含至道,自与元化并。遨游紫庭中,逍遥龟鹤龄。
奉和御制烟。唐代。徐铉。春晴织霭映斜阳,幕幕偏能覆水乡。浓似庆云同馥郁,簿如轻素自飞扬。堤横新柳真成画,楼对遥山正好望。谁见朝元香案上,龙旗交影共腾骧。
相逢行答赠梁彦隆。明代。何吾驺。豫章十日风雪逼,芦边苇岸寄踪迹。呻吟海外少知音,偃仰孤舟坐叹息。谁谓梁鸿早度关,隔舟借问不相识。推篷只手遽相招,揽衣大笑动颜色。何来天地此逢君,拔剑狂呼称莫逆。有酒有酒助谭锋,高歌高歌荡胸臆。意得挥手便千杯,兴来强项尽一石。嗟君才高未遇时,少年坎壈叹数奇。裋褐不掩尘满面,遨游东海谁能知。无乃古来豪杰多如此,何怪乡里群小儿。丈夫富贵咄相逼,东山少卧未应迟。饮君酒,壮君诗,嵚崎历落何雄奇。先秦犹有气,江东再见碑。吾欲携之袖中长倚和,千山万山斗陆离。
效老杜出塞九首 其七。元代。曹文晦。昔闻横行将,今无深入师。募我备行伍,易若呼小儿。桓桓貔虎装,介冑光陆离。岂知行路人,深为世道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