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李石。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舟夜即事 其二。明代。徐熥。枕前双泪落天涯,半是思君半忆家。起坐不知风露冷,一汀斜月照芦花。
知玄武县薛秘丞继示手书因以谢。宋代。魏野。至交忘贵贱,岂可兴常论。少似君书札,多于我梦魂。杨岐从蜀邑,雁递到烟村。倒箧时将读,谁言我眼昏。
和江和仲司理喜雨。宋代。王之道。天怜辙鲋嘘残湿,震奋雷霆起幽蛰。清风入夜送雨来,大慰焦枯望霓急。新诗如雨雨未休,相对自可忘为忧。东皋秋稔想多秫,预期剧饮无论筹。老蟾宿毕君知否,欲烦更问东家丘。我今已具西归舟,会见扶桑升赤虬。
罗女曲。明代。何景明。罗女年十五,自矜好颜色。山叶杂山花,插髻当首饰。蛮方立门户,男女多生涯。昨闻城中市,女出男在家。上市买黄丝,染缉作花布。裙短衫袖长,不惜双脚露。夜行山中道,何处吹芦笙。我歌连臂曲,曲罢动郎情。动郎情,与郎匹,生女复长男,三年始同室。
用赵教授韵谢程签判春雪。宋代。阳枋。看来川沪与云飞,道著两间无隐微。须信眼前都是易,若求高远又还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