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
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
青青水中蒲二首。唐代。韩愈。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
青青的水中蒲草萋萋,鱼儿成双成对,在水中香蒲下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您如今要上陇州去,谁跟我在一起呢?
蒲草青青,长期生活在水里,哪及浮萍可以自由自在地随水漂流,我亦不能如浮萍般相随君去。
陇:陇州。
浮萍:浮生在水面上的一种草本植物。相随:伴随,跟随。
这两首乐府诗写于贞元九年(793),是韩愈青年时代的作品。这是具有同一主题的组诗——思妇之歌,是寄给他的妻子卢氏的。两首诗一脉贯通,相互联系。随着行子刚离家门及远去,思妇的离情别绪也由初蕴到浓重,而后与日俱增,一层深于一层,全诗就在感情高潮中戛然而止,余韵无穷。本组诗语言上“炼藻绘入平淡”,“篇法祖毛诗,语调则汉魏歌行耳”(朱彝尊),体裁为“代内人答”(陈沆),极为独特。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复次放鱼韵答赵承议、陈教授。宋代。苏轼。扰扰万生同大块,抢榆不羡培风背。青丘已吞云梦芥,黄河复缭天门带。长讥韩子隘且陋,一饱鲸鲵何足脍。东坡也是可怜人,披抉泥沙收细碎。逝将归修八节滩,又欲往钓七里濑。正似此鱼逃网中,未与造物游数外。且将新句调二子,湖上秋高风月会。为君更唤木肠儿,脚扣两舷歌《小海》。
春晚东园晓思。唐代。薛逢。剑外春馀日更长,东园留醉乐高张。松杉露滴无情泪,桃杏风飘不语香。莺恋叶深啼绿树,燕窥巢稳坐雕梁。也知留滞年华晚,争那樽前乐未央。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宋代。吴潜。平生惯作牧民官,不作朱幡画戟看。惟有寸心存恻隐,谁怜只手补创残。树蔬人要畦畦润,种麦农便陇陇乾。乍雨乍晴都恰好,老天谁道叫呼难。
玉泉垂虹。明代。邹缉。碧嶂云岩喷玉泉,平流宁似瀑流悬。遥看素练明秋壑,却讶晴虹饮碧川。飞沫拂林空翠湿,跳波溅石碎珠圆。传闻绝顶芙蓉殿,犹记明昌避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