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房分半席,流水白云间。
丹灶余千载,青鞋第几山。
有时多解悟,无发得高间。
因笑尘中客,重逢改旧颜。
答山中侃上人。宋代。林景熙。竹房分半席,流水白云间。丹灶余千载,青鞋第几山。有时多解悟,无发得高间。因笑尘中客,重逢改旧颜。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林景熙。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送友人之永嘉。唐代。项斯。长贫知不易,去计拟何逃。相对人愁别,经过几处劳。城连沙岫远,山断夏云高。犹想成诗处,秋灯半照涛。
荅朴庵章都宪。明代。潘希曾。叩门谁递故人书,三复欣然伏枕馀。河洛禹功方有赖,东南民力竟何如。时清不觉衰年及,别久那堪万事疏。太白楼头闻驻节,暮云千里转愁予。
谁能燮理顺阴阳,偶为登高一感伤。多稼盈畴怜就槁,三农终岁叹徒忙。
且呼绿醑互酬酢,聊挽春和归肺肠。老得兹游良亦幸,浮生丰约底须量。
己未九日乌山登高次刘静常郑藏庵东庵韵 其二 次东庵韵。明代。黄仲昭。谁能燮理顺阴阳,偶为登高一感伤。多稼盈畴怜就槁,三农终岁叹徒忙。且呼绿醑互酬酢,聊挽春和归肺肠。老得兹游良亦幸,浮生丰约底须量。
秀峰寺观龙潭。清代。罗运崃。双峰突兀飞剑翠,篮舆蜿蜒入山寺。小室冥悬大瀑寒,山根下结灵湫秘。奇境鸿濛应始开,刻石怪字何年来。易陈旧题笑相示,墨痕初蚀苍烟苔。蟠龙呼翕窥无底,潭水不枯龙不死。碧光荡漾凝天云,清冷莫使潜熛起。轻风吹浪生微纹,馀流作涧触石喷,人生外鉴不自静,临流暂赏徒纷纷。万木低压结深绿,一线支离趋海角。山水声形两杳然,画师落纸成硗角。坐眺万象无纤尘,乍晷不闻虫鸟嗔。蹲石倒影俯流水,悦性无倪思古人。
感风发汗卧病数日推枕翛然叙事为十诗 其一。宋代。韩淲。病起窗前坐,哦诗一解颜。人生祇恁么,世事未如闲。朝路谁知旧,田庐自往还。从今无别计,风月老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