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清淑气,人才随所得。
君独禀其全,济之以学力。
苍皮四十围,直干二百尺。
填胸书万卷,绚采云五色。
清和闲诏沪,劲直沮金石。
间气之所钟,表表才称德。
韫藏不自衒,况复耐官职,
颓波正流靡,不濡而不激。
平生忧国心,一语三叹息。
著庭史笔健,寒芒照东壁。
画省方翱翔,忽厌青绫直。
揭阳落天南,自诡何太啬。
东风吹马耳,刍秣甘远役。
时事棼如丝,宵衣尚顾北。
袖藏医国方,何以寿其脉。
行行无疾驱,有诏且前席。
危大著出守潮阳同舍饯别用社工部北风随爽气。宋代。崔与之。天地清淑气,人才随所得。君独禀其全,济之以学力。苍皮四十围,直干二百尺。填胸书万卷,绚采云五色。清和闲诏沪,劲直沮金石。间气之所钟,表表才称德。韫藏不自衒,况复耐官职,颓波正流靡,不濡而不激。平生忧国心,一语三叹息。著庭史笔健,寒芒照东壁。画省方翱翔,忽厌青绫直。揭阳落天南,自诡何太啬。东风吹马耳,刍秣甘远役。时事棼如丝,宵衣尚顾北。袖藏医国方,何以寿其脉。行行无疾驱,有诏且前席。
崔与之(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宁都白鹿营 (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端平元年(1234),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二年,除参知政事。三年,拜右承相兼枢密使。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著有《崔清献公集》。...
崔与之。崔与之(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宁都白鹿营 (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端平元年(1234),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二年,除参知政事。三年,拜右承相兼枢密使。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著有《崔清献公集》。
忆江南故宅。清代。夏诒。碧天如水夜冲融,怕忆江南旧宅空。冷落双扉尘没槛,萧条四壁草成丛。庭前莺老无人管,江上鱼沈有梦通。应是金乌怜寂寞,朝来依旧下墙东。
十三绝句 其十二。明代。王鏊。北固山前驻翠华,殷勤来访相臣家。太湖怪石惭多倖,也得相随载后车。
圯上怀留侯。明代。张家玉。楚楚韩公子,意气何慨慷。破产结壮士,愤此宗国亡。往往感异人,出身为连□。惜哉博浪椎,不获摧嬴秦。既谢沧海君,还过圯桥旁。仙人黄石公,素书发秘藏。遂揖隆准公,长驱入咸阳。秦摧项亦蹙,托身亡何乡。良则能用汉,非汉能用良。至今钦英风,激烈动肝肠。
十月一日。明代。余继登。满天霜露下平芜,累累荒坟入望孤。一陌纸钱空堕泪,寒衣知到九泉无。
次韵皇子建王题明远楼。宋代。王十朋。百尺崇珠邸,恩隆地更亲。壮侔巢凤阁,危切饮牛津。眼净全无碍,心明自不尘。登高宜暇日,为善及良辰。炳焕瞻宸画,沉潜味道真。书中端得趣,笔下已如神。语带江山好,名随栋宇新。应怜天下士,蜗舍不容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