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诗的作者就是老幼皆知的郑板桥,他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为人正直,气节刚劲,同情人民疾苦,常借竹石来题写自己的性格。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中赞颂了竹子在恶势力面前,不畏强暴,挺然相斗的精神,也可以看作是他本人性格的写照。诗的大意说:吹落树叶的秋风昨夜刮过潇湘,它触击岩石,穿越森林,习惯性地发作起它那狂暴的恶势来,只有竹枝全然不惧怕它,勇敢挺立地和恶风斗争一千场,一万场!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郑燮。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述感十五首 其十四。元代。吴当。异乡风景切,人事见推移。冠盖非前日,豪华又几时。年深鹦鹉草,春老杜鹃枝。依旧青山色,寒云满目悲。
与徐仲元自读书台上定林。宋代。王安石。横绝潺湲度,深寻荦确行。百年同逆旅,一壑我平生。
紫檀筚篥曲赠善吹者任子中。元代。张翥。君不见龟兹乐工能新声,截竹插芸吹月明。黄沙碛里橐驼断,花门山上浮云生。夜深促节转悲壮,只愁崩倒赤连城。石崖划裂水泉涌,海鹘怒戛风力竦。贾胡惊起怨思长,都护罢饮精魂动。传之中国久更新,任郎妙解尤绝伦。镂檀作管如紫玉,连蝉锦囊金作束。等閒未肯出向人,为我酒边吹一曲。落花撩乱游丝起,流莺无言蛱蝶死。当头独发调最高,响来直在青云里。顿令阳春变秋色,佶栗吴霜飞绕指。教坊弦索惨不骄,歌舞堂中静如水。古谁得名今莫比,讵数阳陶与关李。南音北谱此正繁,含嚼纷纭徒聒耳。我心感慨未易降,已觉满坐寒摐摐。安得酒船百斛乘月去,数声吹黑鱼龙江。
偈。宋代。释圆慧。达磨正宗,衲僧巴鼻。堪嗟迷者成群,开眼瞌睡。头上是天,脚下是地。耳朵闻声,鼻孔出气。敢问云堂之徒,时中甚么安置。可怜双林傅大士,却言祇这语声是。
沁园春 病中诀别口占。清代。华慧空。六十年来,弱草栖尘,春归梦醒。似吐丝作茧,缠绵欲尽,采花酿蜜,辛苦垂成。多病衮师,无家织素,弃置何烦属累卿。今而后,把幻缘剪断,万劫冥冥。知卿影事萦情,料难禁、悲从腹里生。怅芦帘纸阁,芸编历乱,冰床雪被,兰炷青荧。眼莫长开,肠休频转,留取禅心伴老僧。来朝去,便鸳摩一卷,送我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