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龙湖海士,可但着茅庐。
诗老经从地,禹功疏凿余。
蜀峰帆影隔,郢树鸟行疎。
太史行天下,归来好著书。
送仲秉赴廷试五首。宋代。李吕。元龙湖海士,可但着茅庐。诗老经从地,禹功疏凿余。蜀峰帆影隔,郢树鸟行疎。太史行天下,归来好著书。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李吕。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散步石堂。清代。李锴。自有茅庵在,因通石路微。清溪十三曲,豺虎未云稀。孤磬云际出,山霜八月飞。爱兹多古意,白日澹空机。
有感。宋代。刘克庄。我与昔贤生异世,昼思夜梦两微茫。掉头随雾入东海,被发乘风下大荒。仙伯已寻丹灶地,武皇亦返白云乡。惟应诗卷留天地,宝气虽埋斗有光。
步崇真道院望兴济废城。明代。许楚。津亭失旧岸,帆暮客心悲。停桡逐萧散,行行趋荻湄。坰旷杳无际,古院临黄陂。蹇裳拭危碣,文珉惊须眉。鼎建自孝庙,慈宫馨祝釐。金碧零瓦砾,钟鼓犹威仪。左掖连故城,民去官师移。戍楼啸饥鼠,郊坛屯暮鸱。离离数残堞,落日横深泥。出郭遘村叟,讯知此孑遗。廿载惨兵革,饥馑频因之。百里绝鸡犬,桑麻何所施。迩复苦征役,昏旦艰一炊。将欲弃茅屋,安望升平时。余闻村叟言,涕泫不自持。长揖慰村叟,试待陈□□。归报江南客,慎作江南词。
寄题舒州宿松知县戴在伯重新紫霄亭。宋代。杨万里。高高亭耸紫霄端,借榻高眠廛市间。轮奂重新无俗□,何如来此伴云闲。
送鹿好古。宋代。谢逸。邑小民事简,琴樽有馀欢。才高气虽雄,心夷神自闲。吐辞如春风,万象生笔端。向识杏坛老,不应叹才难。山近雪云密,风动梅香寒。铜龙晓鼓鸣,画舸扬漪澜。丈夫重离别,感慨伤朱颜。努力事明主,慎勿轻挂冠。
金缕曲 送畹兰归吴江。清代。杨芸。往事思量否。最难忘、踏青期近,弓鞋同绣。斗草寻花惊蝶梦,小燕呢喃如咒。怎一霎、雨僝风僽。肠断临歧无一语,只啼痕、万点沾衣透。空彳亍,把衫袖。离愁脉脉浓于酒。最无情、清秋残照,两行疏柳。行矣长途须自爱,莫共黄花争瘦。算枫落、吴江时候。烟水归帆安稳到,寄双鱼、慰我眉间皱。家山约,盼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