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吕祖谦。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待月西斋。明代。吴与弼。远爱云山近竹林,芸编堆里更瑶琴。时行时止凭谁说,待月西斋自养心。
伤废冢。元代。马臻。春风习习吹花木,千山万山一齐绿。日午诸村社鼓喧,田家小儿健如犊。閒来徒步上前冈,累累古冢相攒簇。荷锄老叟向我言,元是前朝贵人族。贵人在时势绝伦,后拥前遮来绣毂。并吞邻土孰敢嗔,回山转水开林麓。相连冈干成一丘,斸断云根埋宝玉。大书功德纪丰碑,直向山前起华屋。子孙拟作千年计,尽是老夫亲拭目。星移物换水东流,泉下知谁伴幽独。翁仲双双卖与人,留得三竿两竿竹。寒食不见纸钱飞,只有啼鹃替人哭。又说东家来卜地,役夫日夜喧山谷。天理苍茫不可知,后车须看前车覆。
诗一首。金朝。施宜生。久坐乡关梦已迷,归来投宿旧沙溪。一天风雨龙移穴,半夜林峦鸟择栖。卖菜无人求好语,种瓜何地不成畦。男儿未老中原在,寄语鹍鸡莫浪啼。
二公见和又成一首寄之。宋代。吴芾。忆昔同台接胜游,相期端不愧清流。一时人物存无几,百岁光阴挽不留。老去只思陶靖节,向来尤叹薛居州。亦闻聚首时倾倒,应笑衰翁守故丘。
赠唐乐天星翁。宋代。何梦桂。有客傲今世,去古见是人。得姓遗唐谱,自号乐天民。毋乃香山老,重来现后身。问君何能解,满口谈天得。术高价难酬,索诗抵千金。我政坐诗穷,敢以穷累君。君谓穷不忧,诗赋乐我贫。不见石友死,锦帆不斂形。不见邓侯饿,铜山化为尘。命固爱於天,谁能跃陶钧。外物不可必,吾已反吾真。君看世上儿,疾走方纭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