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吕祖谦。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梁鞞舞歌三首 其三 明君曲。南北朝。周舍。明君班五瑞,就日朝百王。充庭植鹭羽,钧天奏清商。本支同中岳,良臣安四方。盛明普日月,兆民乐未央。
国清寺。宋代。洪适。绀宇今方盛,名知国已清。万松九里影,双涧四时声。杖策将穷览,巾车不计程。登堂山更好,人去晓猿鸣。
杂咏十首 其四 学圃。明代。张元凯。芍药恣欢谑,桃李竞光华。吾本葵藿士,弃之等尘沙。负郭开三径,言树桑与麻。兼之艺蔬韭,春雨生萌芽。接竹引寒泉,薙草驱鸣蛙。绕畦白水流,傍屋青山斜。浊酒聊自慰,劳力何须嗟。终作灌园人,且卖故侯瓜。
东坡先生挽词 其八。宋代。释道潜。当年吴会友名缁,尽是人天大导师。拔俗高标元自悟,妙明真觉本何疑。篮舆行处依然在,莲社风流固已衰。它日西湖吊陈迹,断桥堤柳不胜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