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魏三千法,瀛洲十八人。
南宫占列宿,少海近生轮。
闻道清羸极,犹有职业亲。
榴皮余屋壁,零落独无神。
杨信伯郎中挽章二首。宋代。吕祖谦。象魏三千法,瀛洲十八人。南宫占列宿,少海近生轮。闻道清羸极,犹有职业亲。榴皮余屋壁,零落独无神。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吕祖谦。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早兴。唐代。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秋夜杂书二首 其一。宋代。朱淑真。雨过凉生枕簟秋,楼头新月挂银钩。且无挥扇劳纤手,只好烧香伴酒瓯。
南城歌寄赠胡思敬。明代。周是修。南城之山高㠝岏,连冈叠嶂青云端。鸾翔凤舞势历历,马驰牛卧形盘盘。南城之水清见底,浩浩千秋流不已。孤光澒洞化鱼龙,雷霆五夜潜鳞起。蕴奇蓄秀识者稀,积德累行膺昌期。胡郎家住南城侧,五福由来天命之。前年恭承圣皇诏,严亲平步登廊庙。听自遥瞻阊阖门,老大功名足誇耀。翩翩三凤鸣朝阳,与时际会争翱翔。为家为国不少暇,忠孝两情江水长。伯也乘涛四十里,晨昏远奉勤王事。家山半载未归来,耳畔频闻好音至。仲也进退怀深忧干蛊,驱驰那暂休持衡。赋税贵平理供给,饷馈无愆尤闾阎。往往多豪纵,岂若君家贤伯仲。只将孝义主中心,美利荣名摇不动。蹇予落魄无所为,壮志凌云空自知。求田问舍安足数,附翼攀鳞终有时。胡郎爱我诚幽雅,我爱胡郎绝潇洒。相逢一笑坐琼筵,稳系楼前五花马。狂来一饮三百钟,论交吐气萦晴虹。人生契合在知己,宁论得失兼穷通。别来倏忽成今昔,兔走乌飞过箭疾。相思重欲话中情,极目南天楚云碧。朔风萧萧鸿雁鸣,寒梅迎雪玉香轻。折将欲寄不得便,为君怅望歌南城。城南山水如图画,古木虬龙郁相亚。华堂结搆高于山,綵服斑斓照堂下。堂前种竹百千竿,年年岁岁报平安。萱花爱日色炜炜,椿株化雨阴团团。君不学五陵年少誇游侠,又不学孤竹夷齐事高洁。丈夫在世贵成名,何用飘飘比云月。城南山头桑叶黄,葡萄万斛生春光。浩歌不尽万古意,安得一醉宽离肠。君才拔俗真雄壮,嘱君善保为民望。当今圣代急贤良,相期更在青霄上。
醉吟二首。唐代。白居易。空王百法学未得,姹女丹砂烧即飞。事事无成身老也,醉乡不去欲何归。两鬓千茎新似雪,十分一醆欲如泥。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桃源忆故人 丹阳屡传教诲寄答。宋代。丘处机。虚空照耀明如镜。好弱头头皆应。随逐状同形影。稍错还提正。佗人谗报浑虚佞。远道狂言无证。切告后来休听。默默依贤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