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两台符世仰瞻,高怀冲淡厌华簪。经纶器业时方赖,难遂南阳卧草庵。
再和留守相公继示雅章。宋代。文彦博。两两台符世仰瞻,高怀冲淡厌华簪。经纶器业时方赖,难遂南阳卧草庵。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文彦博。(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葛山潭。唐代。孙逖。圆潭写流月,晴明涵万象。仙翁何时还,绿水空荡漾。凉哉草木腓,白露沾人衣。犹醉空山里,时闻笙鹤飞。
送程给事知越州。宋代。邵必。我尝淮上送君行,前日郎官此日卿。一道清风新使节,万家和气旧民情。西山药味迎秋熟,同浦波光照物明。佳景多才雅相值,高吟应未负平生。
南乡子。元代。许有壬。暑室困蒸炊。呼鹤前来听咏诗。鹤告不餐空碌碌,随鸡。诸仆无恩但有威。云海夙相期。忍使清斋十二时。主者不才今遣汝,调饥。骑去扬州定属谁。
题瀛洲云诗卷。明代。林鸿。徒知夸父渴,不竭海中水。纵使愚公在,莫平海外山。山平海竭目不见,层阴万里何漫漫。昨夜长风天际来,八表涤荡阳春回。凭高纵目始快意,万物于我何有哉。三山照耀冰壶开,旭日正射金银台。长云飘空弱水黑,瀛洲特耸青螺色。鸾笙凤管鸣九霄,仙人笑待桃花陌。羡君轻举不可攀,但卧白石青萝间。相思不惜写心素,早寄云边孤鹤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