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植青松百尺高,白头方得解尘劳。茯苓堪煮花堪酿,坐听天风响翠涛。
松隐小景。宋代。邓林。手植青松百尺高,白头方得解尘劳。茯苓堪煮花堪酿,坐听天风响翠涛。
宋福州福清人,字楚材。孝宗淳熙五年进士。授泰和簿。与辛弃疾、周必大、陈傅良、戴溪、朱熹、吕祖谦等为友。曾三上书于朝,讥切朝政。时朝议欲授以中都干官,或沮之,改石城丞。有《虚斋文集》。...
邓林。宋福州福清人,字楚材。孝宗淳熙五年进士。授泰和簿。与辛弃疾、周必大、陈傅良、戴溪、朱熹、吕祖谦等为友。曾三上书于朝,讥切朝政。时朝议欲授以中都干官,或沮之,改石城丞。有《虚斋文集》。
和杨师皋伤小姬英英。唐代。白居易。自从娇騃一相依,共见杨花七度飞。玳瑁床空收枕席,琵琶弦断倚屏帏。人间有梦何曾入,泉下无家岂是归。坟上少啼留取泪,明年寒食更沾衣。
初秋朔抵高凉秋郊旷望。明代。郭之奇。销愁依旷野,所见亦芸芸。耳目来幽绪,水山出大文。新禾翻碧浪,平楚入苍云。兵气林峦外,秋容变夕氲。
山中杂咏 其二。宋代。许必胜。月至林木异,心空来远声。草根幽响奏,小叶孤萤明。静念既有在,久之无可名。轻云自闲暇,坐久山风鸣。微雨偶然过,清心相向生。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十六。宋代。释广闻。说法不应机,总是非时语。长至令辰,天清地宁。
春夜喜雨。唐代。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