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食日□□。□上危亭。东风昨夜入□□。□□雪晴云□□,□遍银屏。
回首叹劳生。□鼎相承。皇恩早晚□□□。□□陂边垂钓手,不负幽情。
浪淘沙。宋代。韩维。饱食日□□。□上危亭。东风昨夜入□□。□□雪晴云□□,□遍银屏。回首叹劳生。□鼎相承。皇恩早晚□□□。□□陂边垂钓手,不负幽情。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与家侄季高夜语用毛内相韵。宋代。刘一止。儒生习气非偶然,出入文史东西家。扫除净尽如宿草,春风一夕已复芽。子方妙年有奇气,我已种种成苍华。文章百巧坐一穷,无地可学东陵瓜。擩哜山色吞湖光,凛凛尚可驱百邪。子昔自云有仙骨,梦骑青螭籋飞霞。要与李杜高颉颃,下视馀子窘可嗟。寒灯夜语耿不寐,似觉冰雪生齿牙。颇言室有法喜妻,幸是元无翁可挝。何如从吾巢云巅,共访葛洪学丹砂。
杂体诗三十首 其八 嵇中散康言志。南北朝。江淹。曰余不师训,潜志去世尘。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灵凤振羽仪,戢景西海滨。朝食琅玕实,夕饮玉池津。处顺故无累,养德乃入神。旷哉宇宙惠,云罗更四陈。哲人贵识义,大雅明庇身。庄生悟无为,老氏守其真。天下皆得一,名实久相宾。咸池飨爰居,钟鼓或愁辛。柳惠善直道,孙登庶知人。写怀良未远,感赠以书绅。
题从伯舍人道正里南园。唐代。刘得仁。帝里馀新第,朱门面碧岑。曙堂增爽气,乔木动清阴。直去亲瑶陛,朝回在竹林。风流才子调,好尚古人心。薜荔遮窗暗,莓苔近井深。礼无青草隔,诗共白衣吟。轩静留孤鹤,庭虚到远砧。掩关裁凤诏,开镜理琼簪。种植今如此,尘埃永不侵。云奔投刺者,日日待为霖。
次韵段缝见赠。宋代。苏轼。季子东周负郭田,须知力穑是家传。细思种薤五十本,大胜取禾三百廛。若得与君连北巷,故应终老忘西川。短衣匹马非吾事,只拟关门不问天。
送荆宜施道俞君实解官归养。清代。郑孝胥。去官信为乐,见亲方是归。焉能视日月,荏苒辞庭闱。俞公仁甚勇,所学在不欺。拂衣谁得止,神助非人为。万众惜其去,临岐惟一挥。夺得尘中身,还为䣛下儿。我心怀寸忠,自放汉水湄。为忠不如孝,嗟公遂其私。虞山有国老,憔悴想霜髭。未可闻此语,凭公寄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