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霜落堤水,知子戒归舟。
蹭蹬蛟龙雨,翻飞鸿鹄秋。
文章真自乐,得丧岂吾忧。
南国江山好,裁诗寄少游。
答和叔见寄。宋代。韩维。清霜落堤水,知子戒归舟。蹭蹬蛟龙雨,翻飞鸿鹄秋。文章真自乐,得丧岂吾忧。南国江山好,裁诗寄少游。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送友人之永嘉。唐代。项斯。长贫知不易,去计拟何逃。相对人愁别,经过几处劳。城连沙岫远,山断夏云高。犹想成诗处,秋灯半照涛。
忆秦娥·秋萧索。宋代。黄机。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黄花约。几重庭院,几重帘幕。
秋是山家弟无咎。清代。朱曾传。风定草悠悠,虫声小院幽。无端千里望,并作一帘秋。老木常吹雨,青山不满楼。忘形吾与汝,真似海天鸥。
中秋碧云师送蟹。宋代。张宪。天风吹绽黄金粟,檐前老兔飞寒玉。客窗不记是中秋,但觉邻家酒浆熟。泖田秋霁稻未镰,苇箔竹断收团尖。红膏溢齿嫩乳滑,脆美簇簇橙丝甜。无肠公子誇钁铄,两戟前驱终受缚。靥心昼煖白玉脐,夔牟夜泣红铜壳。曲生风度亦可怜,且对霜娥供大嚼。酒后高歌绕碧云,九峰一夜霜华落。
追和紫霞翁记梦二首 其二。宋代。郭祥正。笑上蓬莱第一山,葱苍半落有无间。金云璧月夜何永,玉殿珠楼人斗閒。五岳已能超险路,九天从此造玄关。回头为问桃源客,底事鸡鸣便欲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