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收禾熟廪囷盈,民俗熙熙鼓腹行。万点华灯虽不夜,十分芳酒是无明。
齐人有本先循法,爱己何心欲更生。更有一机当妙悟,寥寥空外管弦声。
观灯。宋代。韩维。稻收禾熟廪囷盈,民俗熙熙鼓腹行。万点华灯虽不夜,十分芳酒是无明。齐人有本先循法,爱己何心欲更生。更有一机当妙悟,寥寥空外管弦声。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次韵顾通府拟归索和章 其一。明代。陈献章。山居还有事权无,童子朝朝告水符。我得此生真得矣,公知人懒不知乎。一春花鸟篇章废,万里云霄羽翼孤。惟有白龙池上月,夜深来伴老樵夫。
閒中读书次第。宋代。高斯得。紫阳礼编甫尽卷,亟偿通典平生愿。增损温公鉴目成,要把二岩书贯穿。夜灯览彻六一文,眉出钜集思重见。七书卷帙二千余,加我三年当阅遍。尔来两目渐眵昏,一一手钞宁敢倦。固知衰颓力不胜,其奈嗜好顽难变。又恐贪多或溺心,闭阖时烧香一篆。
潮。宋代。刘子翚。江晚潮风应,萧萧百里秋。寒声初战峡,怒力暗移洲。卷岸舟航尽,涵空日月浮。吴儿轻逐利,亡命雪山头。
集古 重九。金朝。李俊民。事去人亡迹自留,白云犹似汉时秋。如今暂寄尊前笑,明日黄花蝶也愁。
水仙花二首 其二。清代。刘鹗。凌波仙子太轻盈,钟得扶舆气质清。太史谬称矾是弟,花神应许我为兄。翠葩不逐春风转,玉骨惟随夜月明。置向席间看不厌,哦诗同订岁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