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策安宗社,高文著庙堂。从容造辟议,感激荐贤章。
貂冕崇廞服,銮舆俯奠觞。哀荣岂无有,公德倍辉光。
晏元献公挽辞三首 其一。宋代。韩维。大策安宗社,高文著庙堂。从容造辟议,感激荐贤章。貂冕崇廞服,銮舆俯奠觞。哀荣岂无有,公德倍辉光。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人日欠徐州。清代。周体观。泗上逢人日,长亭许更过。春云回白首,客梦度黄河。旧俗淮南异,前贤沛国多。至今小儿女,犹唱《大风歌》。
病起。宋代。赵师秀。身如瘦鹤已伶俜,一卧兼旬更有零。朝客偶知亲送药,野僧相保密持经。力微尚觉衣裳重,才退难徼笔砚灵。惟有爱花心未已,遍分黄菊插空瓶。
结客少年场。宋代。唐庚。结客少年场,男儿尚气须激昂。朝从鲁朱家,暮过秦武阳。饮酒邯郸市,膝上横秋霜。明年从军入燉煌,金印紫绶辉路傍,贫中知已慎勿忘。
偶成四绝 其一。明代。李东阳。幽蓟以南无片雪,萧然田野尽荆榛。未论来岁春苗熟,且免荒村冻杀人。
和西生上人山居杂咏次韵 其二。明代。李流芳。雨过才移种,风来已满林。庭空还汛扫,留著贮清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