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地名蓝代有人,惟公传得国师真。
苍崖翠壁风流在,杰阁隆楼指顾新。
半死半生排俗世,一颦一笑是家珍。
欲知闻法诸天喜,庭下于今有瑞筠。
赠香严敷老慧照上人。宋代。韩维。胜地名蓝代有人,惟公传得国师真。苍崖翠壁风流在,杰阁隆楼指顾新。半死半生排俗世,一颦一笑是家珍。欲知闻法诸天喜,庭下于今有瑞筠。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与陈隆之太史侨寓广陵比园庐者累日临别赠余六绝用此见答 其四。明代。陈吾德。中朝久已待元瑜,书记翩翩翰苑孤。裁罢明光诏五色,应题尺牍到潜夫。
浣溪沙 夜坐。明代。高濂。台厂高虚夜色凉。木樨开散月痕香。坐深风露湿衣裳。心寂已无长短梦,身阅便出是非场。人间何处是仙乡。
石门。明代。顾可久。达人不婴物,雅好在邱园。晨兴念山游,邀客观石门。绿崖屡登顿,度径奋层骞。怀新意转胜,悲往鉴独存。前瞻缅江屿,俯瞰临郊原。石窦红泉细,鸟道白云屯。昭旷荡胸臆,窈窕屏嚣喧。朋簪惊绝倒,仙舄遥翩翻。复此泉上酌,谷响思穷源。非君多道韵,表灵谁能论。来者其自今,风流眷弥敦。倘事诠图牒,聊用嗣所言。
患疟 其二。元代。胡天游。衰病伶仃一老大,桃笙六尺傲朝晡。天公有意存吾道,疟鬼无知害老躯。肝胆轮囷犹顾我,形容枯槁似非吾。有时怒见不平事,强起挑灯看湛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