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尔蒿莱际,微根仅自支。
劳心勤一溉,拭目待三移。
浓李惭同列,芳橙合并枝。
绛囊如有惠,莫忘赠君时。
谢微之送鸭脚。宋代。韩维。拔尔蒿莱际,微根仅自支。劳心勤一溉,拭目待三移。浓李惭同列,芳橙合并枝。绛囊如有惠,莫忘赠君时。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九日锡宴次韵。明代。李廷仪。隐隐钟声出景阳,传宣锡宴近清光。萸觞共祝无疆寿,金鼎频薰百和香。内史分糕夸令节,诸番入贡自遐方。鹿鸣天宝赓歌遍,击筑何须说汉王。
载酒泛芙蓉溪游富乐伯用再和前韵牵课同作。宋代。程公许。霸气凄凉忆豫州,薜萝掩映小山幽。不知几枰误码率,空使英春两泪流。借问长枪威塞外,何如短棹老沧洲。临分更隔芙蓉语,投赠惭无玉可舟。
行军诗二首 其二。唐代。岑参。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悔不学弯弓,向东射狂胡。偶从谏官列,谬向丹墀趋。未能匡吾君,虚作一丈夫。抚剑伤世路,哀歌泣良图。功业今已迟,览镜悲白须。平生抱忠义,不敢私微躯。
观国趋庭为杨廷仪作。明代。罗玘。映相皞下第,俗嫌良可嗤。郊祁乃齐名,谁今笑天私。寓言木假山,自诧三峰奇。儿子出头地,簿冗父不辞。中允何可嫌,天固珍一枝。提刑异簿领,况复荆人师。寝膳卑暑地,宁不蚤夜思。主鬯式新荷,乞身诿何欺。冥心寄遐托,立判埙与篪。插羽当秋空,亸若长云垂。朝发召公城,暮刷湘江湄。老怀北斗边,猛起三命龟。阅兆楚燉熄,上堂宁馨儿。
四月朔观牡丹崇效寺 其二。清代。陈宝琛。还披图卷憩僧房,六十年来梦几场。楸树正花吾羡汝,及当平世见朱王。
蓟门别意送程汝器赴饶州教授。明代。杨荣。秋高蓟门路,灏气肃以清。念子将远别,相送出都城。祖筵集冠盖,绿酒且频倾。临岐欲分手,缱绻难为情。嗟我子所契,夙谊如弟兄。丽泽藉资益,砚席恒相并。衣冠立孔庭,灯火亲韩檠。羡子先着鞭,科目振英声。金马待明诏,万里皇华行。我亦忝后尘,翰苑蚤登名。与子联鹓班,出入在承明。中道子暂蹶,一旦复超升。绣衣立霄汉,骢马耀神京。俄然返初服,振袂谢恩荣。闭门卧空山,尘俗澹无营。及兹承荐剡,簪绂喜重膺。耄疾终恳辞,职教任匪轻。西江盛文物,师道贵老成。子行方自重,泮水日横经。立雪长在门,祖武真能绳。他年想模范,帐下蜚群英。岂徒儒道崇,宦迹亦有荣。而我慨离居,执手思回萦。申章道远意,矫首秋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