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堂下去年梅,还向春来撩乱开。
白发每思同泛客,红芳应怪久停杯。
鸭头新浪暌游泛,鹭羽遗民寄剸裁。
闻说铃斋多暇豫,何时度曲逐风来。
赏梅花有怀曼叔。宋代。韩维。逍遥堂下去年梅,还向春来撩乱开。白发每思同泛客,红芳应怪久停杯。鸭头新浪暌游泛,鹭羽遗民寄剸裁。闻说铃斋多暇豫,何时度曲逐风来。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晴望九华山。唐代。杨鸿。九华闲望簇清虚,气象群峰尽不如。惆怅都南挂冠吏,无人解向此山居。
残春。宋代。陆游。残春醉著钓鱼庵,花雨娱人落半岩。岂是天公无皂白,独悲世俗异酸咸。妄身似梦行当觉,谈口如狂未易缄。已作沉舟君勿叹,年来何止阅千帆。
西江月 其二。明代。高濂。地久天长有尽,愁消恨减何年。秋深病惹是春前。恩怨厮成一片。暗地情怜锦字,困人妆倦花钿。要知了却好姻缘。不在梦中峡畔。
登齐云山顶。清代。吴芳培。四顾无高阜,群峰此独尊。泉声雷万壑,云气海千村。路转蜂腰细,崖空虎迹存。何年方外客,化石立山门。
用前韵简赵薛二丈 其三。宋代。蔡戡。瓜时正值一阳生,已见眉间喜气盈。诏下鳌头恩数宠,香含鸡舌省曹清。西湖好去穷清赏,南国无从恋蕣英。自此达尊兼德爵,不唯年事合推兄。
感兴二十七首 其十二。宋代。方一夔。朝登北邙坂,暮抵乐游原。燐火翳复吐,髑髅夜呼冤。不见昔时主,但见陵与园。银凫已羽化,石马犹草根。向来争天子,一口吞乾坤。谁知百年后,不免遭樊温。宝玉频发掘,朽骨无精魂。景昭去何处,芳草悲颓垣。县官供衣食,当时多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