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东风独掩门,忽傅佳咏感芳辰。
应缘高位须忧国,未必多情便负春。
过眼只看花艳疾,惊心初见草芽新。
狂吟烂醉无拘事,始信光阴属散人。
和永叔病中寄诸君子。宋代。韩维。几日东风独掩门,忽傅佳咏感芳辰。应缘高位须忧国,未必多情便负春。过眼只看花艳疾,惊心初见草芽新。狂吟烂醉无拘事,始信光阴属散人。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田水南宪副寄题书院诗二首次韵谢之 其一。明代。鲁铎。书屋水云东,轩车路忽通。烟霄十年别,虾菜一尊同。问俗先民隐,论诗到国风。向来多献纳,台省竟需公。
次开祖使君韵兼呈端叔大夫圣域长老。宋代。晁补之。神龙异凡马,头角要须敛。峥嵘法云窟,跳出有家范。金刚不吐焰,已落天魔胆。一派感慈中,无波寒湛湛。是波本非水,无以瓦砾点。低枝竞听法,草木有情感。作解受群邪,碔砆疑琬琰。居然身出定,面目本来俨。而我久尘劳,见之良内慊。周侯老词句,太华耸而黯。自说少苦心,修涂肆穷览。李侯遗世事,不琢元无玷。文采丽春葩,百牍交千椠。顾惭土炭嗜,畏疾非羞俭。望不见水端,譬河还少贬。请佩伯阳言,吾非勇于敢。
新晴宴归次韵。明代。周伦。忽收山雨放新晴,春宴归来欲二更。花炬分移天路迥,绣袍沾拂露华轻。兴高未觉良宵永,诗就何惭太瘦生。骑入天街徐按辔,行瞻宫树斗杓横。
铜雀台瓦砚歌。清代。宋书升。汉火未熄妖星芒,铜雀一现朱雀藏。高台巍峨连漳起,邺下媚狐肆披猖。凤柱对蹲双结绮,虹桥倒挂若回廊。年月回环书蝌蚪,琉璃金碧覆鸳鸯。汉家兵戈既鼎沸,横槊归来乐未央。大儿弹棋幼傅粉,一门父子盛文章。惆怅东风慕娇女,朝露慨慷对杜康。阿房歌弦秦公子,阳台云雨楚君王。分香卖履留遗嘱,儿女之情抑何长。建安去此二千载,太息阿瞒骨已霜。一世之雄今安在,独留瓦片艳文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