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意谢诚东阁玳筵开,不强如西厢和月等。红娘来请:“万福先生。”
“请”字儿未出声,“去”字儿连忙应。下功夫将额颅十分挣,酸溜溜螫得牙疼。
茶饭未成,陈仓老米,满瓮蔓菁。
【中吕】普天乐 其六。元代。关汉卿。虚意谢诚东阁玳筵开,不强如西厢和月等。红娘来请:“万福先生。”“请”字儿未出声,“去”字儿连忙应。下功夫将额颅十分挣,酸溜溜螫得牙疼。茶饭未成,陈仓老米,满瓮蔓菁。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关汉卿。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谢曹宗臣惠双溪集。宋代。杨万里。君不见东阳沈隐侯,君不见宣城谢玄晖,两处双溪清彻底,二子诗句清於溪。千载却有曹夫子,天借古人作诗地。家在东阳宝婺边,官在宣城莲幕里。溪光滴作两眼明,溪秀吐作五字清。开卷看来掩卷坐,词波跤作双溪声。无人写作双溪操,收拾新篇句中妙。莫将沈谢鸿鴈行,便与猗那荐清庙。
独步。宋代。王之道。饱余惟欲睡,散睡步东园。雨足富莲子,年丰多稻孙。崎岖穷竹径,诘曲遍花源。何必冠童辈,偕来笑语喧。
谢刘子先赠酒。宋代。章惇。洞霄宫里一闲人,东府西枢老旧臣。多谢姑苏贤太守,殷勤分送洞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