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论仙骨莫求丹,此理玄玄有正门。迷者少能知返本,教人藉此以为根。
龟蛇大小宜频给,日月精华且总吞。只自明师分剖后,难为荒野作丘坟。
金丹诗四十八首 其十。宋代。张继先。莫论仙骨莫求丹,此理玄玄有正门。迷者少能知返本,教人藉此以为根。龟蛇大小宜频给,日月精华且总吞。只自明师分剖后,难为荒野作丘坟。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张继先。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和洪伯英感怀三首 其二。元代。何景福。元龙湖海半生豪,斗大黄金未著腰。不学单衣歌白石,拟将一剑倚青霄。贾生痛哭心犹在,季子从盟舌太饶。得失鸡虫何足较,为君呼酒酌椰瓢。
结客少年场。明代。李攀龙。翩翩白马客,游冶长安城。自矜有侠骨,肮脏多交情。羞倚将军势,讵借傍人名。利剑一在掌,四海皆弟兄。片言出肝胆,杯酒如平生。恩雠等白日,然诺千金轻。君看少年场,意气谁纵横。骂坐亦已粗,探丸非老成。浅之为丈夫,贤豪大所营。长兄推鲁连,仲兄推虞卿。小弟处囊中,黾勉荆楚行。但令称国士,不必取先鸣。
谢王使君送匡山紫芝。清代。易顺鼎。匡山紫芝生绝巇,神物难致路幽远。樵人辛苦媚使君,持献公堂才一本。无德不能致此芝,惟有使君能致之。殊祥异瑞不自私,似可斋祓陈天墀。谁知使君用意别,聊赠山中麋鹿姿。紫云一朵忽飞下,满堂动色相嗟咨。真形轮囷根屈曲,古色斑駮光陆离。轩羲日月所沐浴,姚姒雨露所溉滋。中含元气犹淋漓,旁观但讶形模奇。有如肃穆陈鼎彝,奇古又若岣嵝碑。若驾鸾凤骖龙螭,羽葆幢节纷追随。真人无言坐华盖,王母欲下来金支。僮奴不解天然贵,疑是巧工雕镂为。使君怀抱何浩浩,鬓眉颇似商山皓。恺悌君子神所保,报之玉树兼瑶草。此芝亦是君精神,一茎草现金刚身。十年种遍匡山春,却把余春赠与人。吾家先世玉芝堂,人去堂空芝亦荒。拜君嘉惠不敢忘,如还旧物增休祥。归奉二亲进一觞,回首屏风南斗旁。
长沙吊买谊宅。清代。黄遵宪。寒林日薄井波平,人去犹闻太息声。楚庙欲呼天再问,湘流空吊水无情。儒生首出通时务,年少群惊压老成。百世为君犹洒泪,奇才何况并时生。
六月初八日过龙洞纳凉树阴下酌泉待月而行。宋代。张嵲。绝壁不带土,一日千仞青。何年架危阁,窱窕陵青冥。仰观众树姿,俯听大壑声。山空响互答,隐辚心所惊。人生几何时,冒此绝险行。虽获须臾快,未偿百年生。龙洞视正黑,水为琴筑鸣。层岩积阴厚,六月如寒冰。泉甘聚壑小,洞深秘神灵。天设境自绝,地近人乃轻。独坐荫佳桂,峰高日西倾。薄暮来者少,长风始清泠。赏会匪初望,徘徊但含情。坐见山月上,众景纷纵横。密林栖鸟定,始复事前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