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彴微分碧玉湾,杖藜穿破郁蓝天。
山深草木春无路,时有藤花一树妍。
入石桥路林木蓊郁但闻涧声潺潺忽惊湍飞雹骇。宋代。徐大受。略彴微分碧玉湾,杖藜穿破郁蓝天。山深草木春无路,时有藤花一树妍。
台州天台人,字季可,号竹溪。孝宗淳熙十一年举特科。朱熹行部,知其贤,遂与定交。家甚贫,尝以葱汤麦饭款待朱熹,传为美谈。...
徐大受。台州天台人,字季可,号竹溪。孝宗淳熙十一年举特科。朱熹行部,知其贤,遂与定交。家甚贫,尝以葱汤麦饭款待朱熹,传为美谈。
庐州城下。元代。赵秉文。月晕晓围城,风高夜斫营。角声寒水动,弓势断鸿惊。利镞穿吴甲,长戈断楚缨。回看经战处,惨淡暮烟生。
满江红 乞叙。清代。吴绡。弄笔涂鸦,愁来似、云兴波涨。许屈指、年华易去,可禁频恙。噩梦几番掷过了,半生心事毫端上。检残篇、绿酒若为消,谁相饷。风景好,春摇漾。题咏处,曾酬唱。奈寻香摘艳,蝶衔蜂酿。玄晏当今文学老,校书天禄燃藜杖。比无言桃李却多言,雨花状。
宿赤岸寄太初弟。宋代。林泳。橘树绕溪边,人家一簇烟。急滩听似雨,低阁坐如船。远客思亲语,痴儿望叔怜。愁来吟未了,灯火已催眠。
花下忆同游诸子。明代。郑学醇。去年花满帝城新,今日天涯忆故人。莫怪尊前易惆怅,东风别是一年春。
自京口至建康一路不见梅花慨然有作。宋代。吴芾。尽日经行不见梅,竹篱茅屋漫徘徊。无时得遣愁怀去,有底能教诗思来。遥想故园应好在,不知今岁为谁开。何时花下还如旧,一笑相看把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