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骨填沟尘满城,尚书归说使人惊。方期渤海民沾化,岂意平凉贼畔盟。
何日皇天知悔祸,中原故老望休兵。伤心扬子洲边月,忍听江流是哭声。
寄成居竹。元代。张翥。战骨填沟尘满城,尚书归说使人惊。方期渤海民沾化,岂意平凉贼畔盟。何日皇天知悔祸,中原故老望休兵。伤心扬子洲边月,忍听江流是哭声。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张翥。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别孟都督。唐代。韩翃。平芜霁色寒城下,美酒百壶争劝把。连呼宝剑锐头儿,少驻金羁大头马。一饮留欢分有馀,寸心怀思复何如。他时相忆若相问,青琐门前开素书。
赠左虞都尉。明代。张九一。雪尽吴阊柳未柔,鹔鹴共脱酒家楼。吕蒙何必行间识,谢奕应从方外求。紫壑三春深雾隐,沧江片月挟珠游。菰芦执手无穷意,欲向明时赋四愁。
古意。唐代。常建。井底玉冰洞地明,琥珀辘轳青丝索。仙人骑凤披彩霞,挽上银瓶照天阁。黄金作身双飞龙,口衔明月喷芙蓉。一时渡海望不见,晓上青楼十二重。
送永兄游浙 其一。宋代。释慧空。峨嵋山脚蓬蒿箭,射中虚空成两片。惊起当年陈老师,通身是眼何曾见。
同张赤涵游金山二首。明代。李孙宸。秦帝何年鞭石来,当流中望出楼台。东南海色浮云尽,吴越山光暮雨开。鳌柱似随波上下,骊宫时共月徘徊。登临客子休怀古,水落蛟龙夜壑哀。
蟠龙丈人歌和云汀制府。清代。张井。我闻拓格之松日月所出入,直与元气通呼吸。亘古独立大荒中,世人何曾见针粒。又闻负郯岩前松,龙鳞半空夭矫如有神。云幢星盖俨侍从,仙灵荒忽难具陈。何如东海大松近郊甸,撑空卧波人共见。劫灰兵燹几推排,此松龙颜终不变。我未见此松,诵诗复披图。倏觉寒风谡谡生座隅,奇姿谲熊不可以思议,纵有妙手难描摹。松身拳曲才五尺,平分两干各奇绝。一干横走学长虹,势欲东窥尾闾泄。舒肱探爪似与骊龙争,瘦骨枯缠万年铁。忽然夸多斗靡怒发千万枝,盘郁玲珑互纠结。其一下趋欻上拟,亦分两株逞恢诡。斗屈右臂如弯弓,如柳三眠更三起。又如常山之蛇击其中,首尾回环相角犄。一松幻就百龙身,游戏神通乃至此。吁嗟乎,此松之奇天下无。大如山河分两戒,细者须鬣璎珞珠。蜿蜒诘曲无相不具足,怖伏鲸犼奔天吴。赠之蟠龙名,奉以丈人号,风过掀髯应一笑。借问丈人年,依稀记在商周前。应是当年大禹治水驱龙走,一龙偃蹇不肯受。作使风雨直到海东头,蜕形化作支离叟。宇内艳说黄山松,最奇一株称卧龙。田盘山中多偃盖,每邀龙辇夸遭逢。此皆苍古世无比,莫与丈人论甲子。洞庭龙威尚恐肩随,穆隥秦封云礽耳。噫吁嘻,古称寿考多不材,似尔变化何雄哉。苍生霖雨有人在,偶贪高卧非衰隤。君不见海滨昨夜风雷厉,丈人又作拿云势。